手打一柄出来……”
再打,再打,再努力打。陌刀比横刀长了一点,宽了一点,厚了一点:一点一点加起来,重量就不止重了一点点,打造难度,也不止加了一点点。
沈乐打得汗流浃背,手脚发软,连续打废、打弯、淬火淬弯了三把刀,终于打出了一把看起来挺像样的陌刀刀条:
“来,你们试试看……什么?不行?刀背还要加厚?还要加宽?刀刃还要更长一点?那你们告诉我到底要多长啊!!!”
再打一次,还是不行,再打一次,还是不行,手工锻刀修改个七八次,你们这是要累死我啊!!!
“不急不急,别太着急。”章教授赶紧过来救场。他捧着一个马克杯大小的钢杯,送到沈乐面前:
“来,这是粉末钢,你把它铺在你打出来的刀上。铺一圈,再铺一圈,看看这些碎片能不能感应它的长度宽度……”
粉末钢并不比外来的钢刀容易沟通。沈乐硬着头皮,把粉末钢送到电炉里去烧了一烧,又假模假式抡了两锤子,再铺到钢刀上,才被碎片们认可。
他铺了一层,又铺了一层,一口气用掉两大罐粉末钢,终于得到了许可:
“它们说,这样差不多就行了……”
章教授亲自动手,测量新刀的长度,宽度,厚度,收集粉末钢,重新称重,再指导沈乐重新打一把刀出来。
这次,挥洒掉无数的汗水,沈乐打出来的陌刀,终于得到了唐刀碎片的许可:
“它们说这样大小可以了……它们要我用说好的钢材打一把出来,打出来,它们就能进去栖身!”
哎哟妈呀,终于搞定了。折腾到现在,别说沈乐腰酸背痛,整个人随时都能趴下,就连章教授都跟脱了两层皮似的:
“那行啊,动手开干吧。——对了,你这里的炉子,能不能烧熔发动机涡轮碎片?”
“我……”沈乐张嘴,闭嘴,转身拉开抽屉,去翻产品说明书:
“烧那玩意儿要多少度的炉子啊?”
不用翻了,就这个炉子的话,肯定不行。沈乐当初订购一套打铁工具,要的是家用化、小型化,阳江的个人工坊那边,差不多都是这种货色。
至于合金大佬拿来的碎片么:
“你这里有没有真空感应炉?小型的,实验室级别的就行!没有?——那等离子电弧炉呢?也没有?”
不好意思,都没有。这种高价货,章教授自己是没有的:
毕竟实验室级别的真空感应炉也要200万朝上,一个不小心就到500万;
等离子电弧炉的价钱更美丽,价钱奔着800万到2000万去了。
章教授一个主业做考古修复,平时弄个工作室自己打点盔甲的,弄不起这种奢侈玩意儿——
要动用项目资金,他又申请不到需要这种设备的项目……
“我没有……”沈乐理所当然,两手一摊:
“我这里真没有。要不然,我赶紧下单买一套?”
真不好意思,买一套什么的,倒不是沈乐付不起钱,实在是生产、备货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