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楼它到底能干嘛?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题,老孟只能尽量用通俗的语句囫囵解释了一下。

    实际上,他最近也还在恶补学习中。

    所谓的“农牧一体化立体式生态养殖”,就是最大限度利用各种养殖副产物,实现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生态技术。

    虽然总部已经派了技术人员过来组织培训,不过这种闻所未闻,很有些超前的生态养殖模式,依旧让老孟觉得不明觉厉。

    甚至有些怀疑,以现在的技术,真的有办法实现这种程度的养殖模式?

    “那……这栋楼的造价大概多少?”

    污染不污染的李县长不关心,他关心的是这栋楼的经济价值……

    “嗯……大概3个亿左右。”

    “噗!多……多少?”李县长刚到嘴边的茶差点喷出来。

    “3个亿。”老孟脸色也有些古怪道。

    虽然早知道二期工程投资至少在10亿以上,不过嘴巴里蹦出亿这个单位,还是让老孟有些不适应。

    “就这栋楼?3个亿?孟经理,你没在开玩笑吧?”

    “当然没有,这建筑主体当然值不了多少钱,也就是地基牢固点,水泥厚了点,钢筋粗了点,造价不会超过3000万,重点是里面的各种自动化设备……”

    “立体式生态养殖楼”,以及仿造末日游轮打造的“立体化生态养殖船”,都是孟浪为人类文明保留火种的“后勤基地”。

    这栋实验楼,包括竞标中的那艘“养殖船”,其实都是第一批的“样板间”。

    它们的作用就是先行探路,为以后大规模推广进行第一次经验积累。

    只不过养殖船比起养殖楼,还多了“海洋渔业”这一循环体系。

    它们的内部统一采用封闭式管理,各楼层温度、湿度等可自动调节。

    并且使用了风水光等综合新能源设备,完全实现零排放,零污染的可循环利用能源系统。

    其上层的喂料、排粪等操作都通过自动化控制完成,每层楼是一个独立的集约化养殖场,可避免人员、物资、牲畜在各层间交叉流动,从而有效阻断疾病传播。

    养殖的粪便和废料,可以作为下层有机生态蔬菜作物种植的养料。

    下层则采用了全自动化的立体式滴灌无土栽培,亩产远超传统种植业,又可以种植大豆等猪饲料,反过来作为养殖饲料。

    不仅如此,还能因地制宜,根据市场个性化定制每个楼层的养殖种类。

    说的简单,但其中养殖种类的选择,必须形成一个半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这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东西。

    当然,还有最为关键的系统架构和内部全自动物流,以及搭载的半人工智能……

    它看似简单,实际上“技术壁垒”却十分高端!

    按照设计,这一栋12层楼的最大容纳量为2万头生猪,预计年出栏生猪4万头,但是最低只需要10个工人进行管理,基本实现全自动化。

    正所谓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里面需要用到的各种高科技自动化设备自然价值不菲……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xiedezichuanbukenengshibeiju/read/97/6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