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不太适合学佛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香客络绎不绝,里面的和尚几乎没有不沾铜臭的。

    这种环境下的僧人哪里是去修行的,完全就是去招惹红尘的。

    信仰慢慢变成了生意,做修行的和尚越来越少,做生意的和尚倒是越来越多……

    “大师不慕名利,令人钦佩!”孟浪笑道。

    “名利不过过眼云烟,遮人眼眸,不如一念心清净,万般皆自在!”

    智能双手合十,笑的就好比那清风明月,哪儿还有刚刚市侩的小表情。

    孟浪眼睛一亮。

    “不瞒大师,我来这里,就是来找如何清净的自在法!”

    “哦?”智能一脸惊奇。

    “孟施主想学何种自在法?”

    “自然是成佛的大自在!”

    智能笑了笑。“那在孟施主心中,何为‘佛’?”

    “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薛怀义的经书中认为,只有明心见性,心无外物,才能做到始终如一,才能将书中的无数个“自我”,对“本我”的影响降到最低。

    那么原本的自己是什么颜色,剩下的自己也是同一个颜色。

    那自然“我”就一直是“我”!

    “咦?没想到孟施主竟还对我佛教唯识宗的心学理念有所涉猎?

    那施主可知,何为‘佛外无心’?”

    智能脸上的惊奇,已经变成了惊喜。

    “嗯……佛即寻见本我,佛外无心,便是谨守本心,除我之外,别无他佛。

    正要请教大师,如何‘佛外无心’?”孟浪问。

    “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

    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智能答道。

    “我依然是众生,如何见性?”

    “之所以是众生,只因妄想执着遮盖佛性,若能熄灭妄想执着,佛性自然显现。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忏悔就能得‘佛外无心’?”

    “自然不能,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身识,乃至‘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佛外心,乃第七识‘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

    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故称染净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xiedezichuanbukenengshibeiju/read/97/6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