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朱标邀请,请先生入东宫教学!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可惜啊,一切都已经晚了。

如今说这些都没有意义了。

大军已经开拔,自己能做的就是等到徐达的败讯,然后让那些皇子们采纳自己的吞天毒计!

楼下行人除了百姓,陈牧还看见了不少学子。

这些学子大多来自南方,各个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有的刚找到客栈住下,有的刚从某些大官府邸出来。

就连陈牧现在住的客栈,也聚集了一大批学生。

他们通过了乡试会试,一路披荆斩棘来到应天府,为的就是将自身一身本事展示给世人看。

但陈牧却知道,他们这次来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国朝初立,到处都需要人才,甚至就连六部高层都有职位空缺,不得不让一些大臣兼职管理。

为了搜集人才替自己管理好国家,老朱早在十几年前就向民间下诏征士。

老朱觉得世俗乡野里躲了不少有才的贤士,只是他们不愿意为自己效劳而已。

而这次,他就是想趁着南北大一统的机会,把人才全部打包收归麾下。

元朝时期,士人多以隐居山林为荣,不愿意出仕。

大明朝第一批考学生也大多如此,他们考学是想证明自己学业有成,可要说当官他们是不乐意的。

陈牧知道,这次科举取仕录取率肯定极高,通过乡试的上万人中至少有一半通过会试,然后进入官场直接上岗。

甚至其中还会有不少人一步到位,直接干到都察御史这种级别。

大明太缺官员了。

自朝廷中枢层面,它急需一批文臣来梳理前朝历史,根据以往经验总结出各种行政策略的优劣。

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起一个属于大明的典章制度,这将会成为大明王朝长治久安的基础。

而在地方管理上,大明又需要大笔人手继承自秦汉以来所实施的郡县制,它不可能继续延用元朝管理体系。

新的人手补充到地方,也可以将老朱的治国理念散播过去,让地方自己形成坚固的基础。

为此,老朱甚至可能完全不顾这些学生的想法,强制要求他们当官。

看着这些学生,陈牧感到很是可惜。

自己本来是有机会收拢一批人的。

在官场上,师长可是一个十分尊贵的身份。

若是自己能成为千位大小官员的师长,那自己想做什么做不到?

朝堂之上的浙东派淮西派又能把自己怎么样?

想到这,陈牧忍不住想起将自己赶出学宫的淮西派,尤其是蓝玉这个莽夫!

“你既然自寻死路,那就怪不得我心狠手辣了!”

陈牧将杯中残余酒水一饮而尽,眼中闪过一丝浓烈的杀意。

国子监门口,几位皇子下了马。

从东宫出来之后,他们便马不停蹄往这赶。

国朝第一次科举大考,事关多方利益,甚至可能影响国朝根基,他们怎么可能不放在心上。

大明是天下的大明,更是他们老朱家的大明。

他们亟需陈牧先生为他们指点迷津。

可几人刚走到学堂门口就发现不对劲了。

“大哥,学堂里面空空荡荡的,别说人了,连个茶几都没有!”

“真的!该不会是先生走了吧?”

“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够好,让先生不满了吗?他要学古人归隐山林?”

朱爽和朱棣等人忍不住猜测起来。

朱标闻言大惊失色,根本不敢相信。

直到他亲自进去转了一圈才不得不接受事实。

“先生能去哪呢?!他绝对不会就这样离开的!”

“他和那些好名虚士不同!”

“我们必须找到他!”

稍稍冷静之后,朱标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闻言,朱棣几人面面相觑。

说实话他们也不相信陈牧会就这样离开。

那天雷雨之下,他们早就看出了先生的决绝。

他说出吞天毒计的时候,根本没想过后退。

可眼前事实如此,他们能怎么办?

不过对于大哥的判断,他们也不否认。

“找人我们不行,不如去找缇帅,他们找人才是一流。”

朱棣直接提议。

听到这话,朱标点了点头。

缇骑在找人上确实要更厉害,比他们在这瞎猜靠谱的多。

几人离开学堂,又转而奔向锦衣卫。

朱标找到了毛骧。

“缇帅,还请你帮我们找一个人,他叫陈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屡献毒计,老朱连忙劝我冷静!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lvxianduji0laozhulianmangquanwolengjing0/read/79/107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