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顾远发条微博,比我们发十个文件都管用。”
李副司长点了点头:“这倒是,他的作品以及事迹,确实会引起青少年的共鸣甚至崇拜心理。”
王司长接着说:“第二,专业性。”
“他的文学成就是实打实的,作品能打动人心,也能经得起文学性的推敲。”
“他懂什么是好作品,由他来推荐书单,学术界、教育界都会服气。”
“更重要的是。”王司长抽出一份报告,“你看他之前去小学,不是走个过场,他是真的能蹲下来,和孩子们用心交谈。”
“他知道怎么把‘你应该读书’,变成‘我想和你分享一个有趣的世界’。”
“这种能力,万里挑一。”
李副司长继续点头:“亲和力确实没得说,但他那些情诗……”
王司长摆摆手:“这正是我要说的,老李。第三就是真实感。”
“老李,现在的年轻人聪明得很,一个完美无瑕、不食人间烟火的偶像,他们反而觉得假。”
“顾远写情诗,恰恰说明他是个活生生的、有真情的人。”
“一个才华横溢、对爱人温柔的年轻人,这个形象难道不更完美吗?”
“这能让孩子们觉得,原来读了那么多书的人,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生动。”
王司长说着说着,站起了身,走到窗边。
“至于你说的持重,我看过他所有的演讲和访谈。”
“他在大场合的格局和谈吐,无可挑剔,该有的威严和分量一点不少。”
“私下的温情与公开的担当,并不矛盾。”
“金锚奖‘三冠王’和青年模范的身份,足以支撑起大使的庄严。”
他转过头来,看见面露恍然之色的李副司长,知道他被说服了。
当即摆了摆手:“好了,你去看看邀请函拟没拟好吧。”
“拟好,就抓紧发给顾远。”
……
他们动作很快,当天晚八点,顾远就收到了正式的邀请函。
“顾远先生台鉴:”
“阁下欣然应允出任‘全国青少年课外阅读推广大使’,我们深感荣幸,并对此充满期待。”
“阁下文魁之誉,著世皆知。”
“……”
“……”
“为使此事顺利推进,兹定于2017年08月10日,于燕京教育部礼堂隆重举行聘任仪式。”
“届时,我们将正式奉上聘书,并望您能发表演讲,与在场师生与全国观众发表见解。”
“随函附上《大使职责概要》以供参阅,具体细节可在仪式前另作详谈。”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