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稍年轻点的***出来说话道:
“这几个月,老大又是帮我们修路,又是帮我们通水通电,改建学校,宿舍,还买了电视,微波炉那些。”
“真正让我们长了见识。”
“在这里生活,我们也觉得很幸福,还包吃包住,我们也不好意思要工资。”
“你看看村里能不能干个什么项目,等到时候咱们赚了钱,你每个月分我们点生活费就行,要是赚的多了,您投资的钱回本了,咱们再提高待遇。”
赵怀安听了这话,抽了口烟。
他倒不是说真的差每个村民3500块的工资,这点钱他还看不上眼,主要的是他在考虑农场的这个模式。
究竟是工资制,还是说包吃包住不给工资?
在前期投资一个亿后,本质上他是想打造一套自营的模式,靠自己把平台搭建起来,让村民们自负盈亏。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扶贫。
要是说包吃包住,每个月还给3500块的固定工资,那无疑会给社会培养很多懒人。
那自己岂不是好心办坏事,给国家添乱?
这违背了他的初心。
在思考片刻后,赵怀安走到最高的那层院坝,坐在喇叭前说道:“这样,整个农场的建设花费,由我个人出资,至于做什么赚钱的项目,也由我来策划。”
“现在我把农场的人分成几个大队。”
“晓琴姐,你是一队,负责农场的伙食汤,解决大家一日三餐的问题。”
“刘工,你是二队,负责农场的基建建设。”
“萧秋水,你是三队,负责跟政府部门,公安局啊,市场监督管理局啊,卫生局啊打交道,把关系那些给我维护好。”
通过这段时间跟村民的接触,他也清楚了每个人的性格和技能。
现在农场的人才比较贫瘠,只能暂时设立这三个大队。
至于农场的项目组,则由自己全权负责,他有商业认知和经验,有关系有后台,来做项目,再适合不过了。
“这三个人做队长,你们有没有什么意见?”
“有意见可以提出来,或者说,你觉得自己能力比他们强,组织能力比他们好,也可以自己当这个队长。”
大院坝里的村民沉默片刻后,纷纷说道:
“没意见,我们没意见。”
“好。”赵怀安坐在小木桌前,嘴前是一个伸出来的麦克风,“那队长的事儿就这么定了。”
“现在敲定一下工资的事。”
他继续说道:“经过你们刚才提的建议,工资制我们就取消了,采用工分制。”
“到时候秋水,你把每个工作给我制定好公分,比如说做一顿饭10公分等等等,你把这些细节给我敲定下来。”
“咱们以后就给大家记工分。”
“农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