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屹!”秦远语气异常郑重,“这件事,你知我知,不要再对任何人提起,就当从未发现过。明白吗?”
潘石屹被秦远突然转变的严肃态度惊了一下,但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郑重承诺:“秦总,我明白了,绝不会对外透露半个字。”
“还有一件事,需要你立刻去办。”
秦远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尽快搜集一份苏联各地主要啤酒厂的名单。波罗的海啤酒厂的发展速度,在我看来,还不够快!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速!”
“还不够快?”潘石屹心中一震。
月营收超过收购价,这速度已经堪称奇迹了!
但是他不知道秦远心中的紧迫感。
海外犹太资本发力了,毫无疑问,这个国家将迎来新一波的震荡。
留给他的窗口期已经不多了。
他必须抢在这些未来寡头及其背后资本尚未完全成长起来、尚未将触角伸向更多优质资产之前,利用现有的资金和渠道优势,快速跑马圈地,建立起足够庞大的实体产业壁垒。
秦远为远东集团设定的模式,就是用银行吸收的廉价卢布资本,收购那些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优质实体资产,然后用资产产生的利润反哺金融。
鸡生蛋,蛋再生鸡。
形成“收购-盘活-产生现金流-反哺金融”的商业闭环。
但波罗的海啤酒厂的巨大成功,如同一盏明灯,必然会引来贪婪的目光。
而且,随着这些犹太人的银行的发展壮大,不可避免的会和远东国际银行发生碰撞。
所以,要抓住当下这些犹太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机会。
以更快的速度,吃下那些分布在苏联各地的啤酒厂。
形成一个庞大的啤酒集团。
而后他才能以这家啤酒集团的名义,猛龙过江,直接杀入国内市场。
与百威、英博那些巨头厮杀。
深吸一口气。
秦远心中剧烈翻腾。
这场游戏,什么时候结束,他不清楚。
但是他知道,终结掉这场游戏的人,一定是他。
随后几天,远东集团这台庞大的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潘石屹亲自带团,在波罗的海啤酒厂的现金流支持下,于圣彼得堡和西北地区的三座城市同时开设远东国际银行分行。
几乎在整个俄罗斯西北区连成了一张大网。
而与此同时,一场针对苏联啤酒行业的大收购悄然展开。
根据潘石屹团队迅速搜集到的名单,远东集团挥舞着支票,在沃罗涅日、新西伯利亚、顿河畔罗斯托夫、萨马拉、图拉、哈巴罗夫斯克、雅罗斯拉夫尔等八个城市,成功收购了八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啤酒厂!
有着远东国际银行提供的充沛资金,以及安全委员会背后隐隐若现的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