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他们万万没想到,秦远的手竟然伸得这么深,玩得这么大!
这已经完全超出了商业范畴!
秦远的目光扫过他们震惊的脸:“很惊讶?觉得疯狂?”
“但,这就是我们在苏联破局的关键筹码。”
潘石屹最先反应了过来:“秦总,这件事是不是关乎,那剩下的十亿人民币的换汇额度?”
他早先就从秦远那里知道,远东贸易调用了十五亿人民币,但最终只有五亿人民币换汇成功。
剩下的十亿,秦远语焉不详。
现如今看来,显然这就是与国内中银的一个交易。
只有拿到了火箭发动机,这项对于国内十分重要的原件以及技术图纸,上面才会让中银将剩下的换汇额度批下来,而且,后续还可能因此得到国内更大的支持。
这就是远东贸易给国家的一个投名状,是他们换取信任和生存空间的护身符!
但,在古比雪夫运回火箭发动机,这么紧要的事情,难道真就没有一点风险吗?
他不由得担心起来。
与此同时,数千公里外的古比雪夫,寒风凛冽。
斌子穿着一件臃肿的旧棉袄,帽檐压得很低,整个人几乎融入了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外围厂区厚重的阴影里。
他口中呼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
他已经在这里潜伏观察了将近四个小时,浑身都快冻僵了。
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厂区深处一个守卫森严的旧仓库。
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棘手。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作为苏联最顶尖的航空发动机研发机构,即便在动荡时期,其核心区域的安保等级依然高得吓人。
明哨、暗哨、牵着狼狗的巡逻队、以及无处不在的摄像头,构成了一张严密的大网。
若不是这次“卖家”本身就是设计局内部某些手握实权、急于将“闲置资产”变现的人,斌子根本没有任何机会靠近这里。
他来古比雪夫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前几天,从国内发出的那两百车皮物资陆续抵达,在这座工业城市引发了又一轮的抢购狂潮。
与最初试探性的合作不同,这一次,古比雪夫的各大工厂对远东贸易的实力和信誉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对于斌子提出的采购计划,几乎无人拒绝。
甚至有不少工厂主动提供特级材料和稀缺零部件,只为了能换取更多急需的轻工产品。
正是在这种全城躁动、交易频繁的混乱背景下,斌子才得以通过瓦西里,向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某些人提出了那个大胆至极的交易构想。
用充足的紧俏物资和硬通货美元,换取他们仓库里那些因项目下马而被废弃封存的“旧发动机”。
充足的诱惑让交易迅速得到了内部某些人的首肯。
计划很顺利,斌子以进口普通汽车发动机的名义办理手续,意图将真正的目标,也就是那台NK-32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