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震动全国的大新闻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瞬间激起千层浪!

    轰!

    台下立刻骚动起来。

    一个戴着眼镜的记者迫不及待地举手,几乎是在秦远话音刚落的瞬间就站了起来,语气尖锐:

    “秦总!我是《经济参考报》的记者。据我们所知,目前国家正在收缩轿车生产目录的审批,严格控制新增整车产能,并未对民营企业放开造车的大门。”

    “您何来的自信,认为奇瑞能够成为‘第一品牌’?这是否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噱头?”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秦远身上,等待他的回答。

    台上的詹青夏和李楚泽也不由得微微紧张起来。

    秦远脸上不见丝毫波澜,他淡淡一笑,从容应对:

    “改革开放,就是要敢于人先。国家现在的政策,是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考量,我们充分理解。”

    “但造车是一项需要长期技术积累的事业,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每一个核心部件的攻克都需要时间。”

    “奇瑞现在做的,就是在政策明朗之前,埋头做好技术研发和人才储备。”

    “我们要用实打实的技术和产品,向国家证明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与能力!”

    他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下方所有犹疑的记者,语气变得更加坚定:“而且,请注意,奇瑞并非纯粹的民营企业。”

    “我们有安徽国投的深度参与,有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提供的政策、土地等全方位支持。”

    “奇瑞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已经与安徽的发展战略深度绑定。”

    “我们不是在单打独斗,我们是在为安徽的工业崛起,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他巧妙地将问题引向了政府层面。

    没错,现有的政策是不支持,而且也很难拿到造车牌照。

    但这又如何,李楚泽他父亲都已经说那话了,而且奇瑞现有的一切都还只是一家零部件公司。

    只要不卖车,只是造车,也没有什么影响。

    但立刻又有记者将话筒对准了詹青夏:“詹总,请问您如何看待奇瑞造车这件事?安徽国投为何会选择投资这样一个目前看来政策风险不小的项目?”

    詹青夏知道此时不能掉链子,举起话筒,郑重道:

    “这位记者问得好。当前国内汽车工业百花齐放,合资企业、国有大厂都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但我们认为,在这场伟大的工业化进程中,民营企业不应缺席!”

    “秦总和李总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造车项目,更是一份完整的、极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规划!”

    “再加上尹同耀总经理这样拥有国际视野和海归背景的顶尖人才领军,我们相信,奇瑞拥有成功的基因!”

    他顿了顿,掷地有声地抛出了最重磅的承诺:“因此,安徽国投,以及我们安徽省,对奇瑞项目有绝对的信心。”

    “我们愿意拿出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耐心和决心,与奇瑞并肩作战,共同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真实模拟游戏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zhenshimoniyouxi/read/97/29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