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的股东,他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能从这场由国家主导的“财富再分配”中,攫取多少惊人的果实!
这些汽车,联盟以出厂价(约3500美元\/辆)卖给两家。
但这两家对外批发的价格,普遍在7000美元以上!
一辆车,就是整整一倍的毛利润!
一千辆车,就是三百五十万美元的毛利。
一万辆车,就是三千五百万美元!
而他卡丹尼科夫,能从这巨额的毛利中分走20%!
这意味着,如果最终销售出一万辆汽车,他个人就能分得整整七百万美元的惊人财富!
一想到能从中获取如此巨额的财富,他怎么可能不选择作壁上观,乐见其成?
“厂长?厂长?”秘书见卡丹尼科夫陷入沉思,小心地提醒道,“关于远东贸易的这笔追加提车申请,我们……批还是不批?”
卡丹尼科夫猛地从巨大的利益畅想中回过神来,眼中再无丝毫犹豫,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道:
“批!当然批!他们要多少,我们就给多少。”
“告诉他们,伏尔加厂的仓库和生产线就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一整个园区的车都在这里,还怕没车吗?!”
他喜欢和胜利者合作。
而秦远,而远东贸易,就是这样的胜利者!
……
莫斯科郊外,远东贸易租赁的大型临时仓库区。
看着最后一辆满载着伏尔加轿车的拖挂车缓缓驶入仓库大院,王功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转身对身后如同铁塔般的汉子说道:
“张总,幸不辱命。追加的两千辆拉达,一千辆伏尔加,已经全部安全运抵仓库。”
斌子平时被人“斌子”、“斌哥”地叫惯了,这个“张总”的称呼,倒是鲜有人如此正式地称呼。
也就是眼前这位从国内几经沉浮、带着书卷气却又能力不俗的高知人才,才会如此一板一眼。
斌子注视着王功泉,心中暗自点头。
此人做事极有条理,沟通协调能力出色,确实是个人才。
一旁的刚子凑过来,笑嘻嘻地插话:“我说老王,你叫我哥叫张总,那该叫我啥?”
王功泉推了推眼镜,面色坦然,语气顺滑地接道:“宋总。”
“哎!舒坦!”刚子立刻眉开眼笑,用力拍了拍王功泉的肩膀,“没想到我宋玉刚也有被人叫‘总’的一天!”
“哈哈,老王,够意思。等见到我远哥,我一定帮你美言几句,说啥也得把你这样的人才留下来!”
王功泉和徐振邦当初抵达古比雪夫时,才得知秦远已经乘坐飞机回国。
徐振邦归心似箭,立刻返回莫斯科预订了最早回燕京的机票。
而王功泉却选择了留下。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