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220卢布?质量看着真不错!”伊戈尔伸手摸了摸,“中国货?现在质量这么好了?”
“当然!”张伟带着一丝民族自豪感,“中国南方制造的,工艺不比美国差!而且,”
他压低声音,带着点神秘感,“这牌子刚进苏联,量很少,我是托朋友关系才拿到的。纯属校园福利,外面市场都抢疯了!”
“真的假的?”伊戈尔和他旁边的朋友都来了兴趣,“还有吗?我也想搞一条!”
“是啊,看着真不错!有没有我的尺码?”
张伟笑道:“都有都有,别抢,每个人都有。”
“稀缺性”、“校园专属”、“中国最新潮牌”几个概念在酒精、音乐和口口相传中被不断放大。
派对还没结束,张伟带去的几件样品就被预订一空,甚至有人当场付了定金,让他务必给自己留货。
张伟感觉自己不是在卖衣服,而是在传播一种潮流,他深刻体会到了社交即销售这句话的意思。
陈建华则自始至终都在宿舍这个大本营坐镇。
他的宿舍门几乎没关过,不断有他发展的“下线”回来补货、交钱,也不断有被吸引来的苏联学生和老师直接上门看货购买。
他一边收钱、记账、分发货物,一边协调着王海洋那边紧急的补货需求,还要接听李向前和张伟那边反馈回来的信息和订单。
钱,像流水一样涌进来。
卢布堆满了他的抽屉,塞满了他的书包。
他第一次感受到金钱的重量和速度是如此惊人。
看着空荡荡的宿舍地上只剩下最后几件零散的样品,听着“下线”们兴奋地汇报着各处火爆的销售情况,陈建华的心脏砰砰直跳,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对秦远深深的佩服涌上心头。
仅仅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
他和他的伙伴们,加上临时发展的“下线”,竟然将分到的两大包货物销售一空!
这速度,比在契卡市场摆摊快了何止十倍!
凌晨时分,陈建华、王海洋、李向前、张伟四人拖着一身的疲惫,再次在宿舍碰头。
他们四个,看着各自带回来的、甚至需要书包和袋子才能装下的厚厚卢布,所有人都被这巨大的成果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我的天…”王海洋看着桌子上堆成小山的钞票,喃喃道,“这…这比我爸在家一年挣得还多!”
张伟兴奋地拍着桌子:“远哥这路子太野了!校园市场,真特么是个金矿啊!”
他回头看向陈建华,渴望道:“建华,这个生意能做,一定要跟远哥打好关系,远哥他们多来几趟莫斯柯,我们都能跟着发财啊!”
李向前小心翼翼地整理着自己那份钱,手还在微微发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能给家里寄多少,给妹妹买什么。
陈建华深吸一口气,强压着激动,快速清点着总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兄弟们,别激动!”
“这只是开始,第一天卖得好是正常的!”
“明天我们要去远哥那里拿更多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