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六章 TD-SCDMA (2/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目标是提供较高的数据速率以满足imt2000的性能要求,即车行环境下至少144b\/s,步行环境至少384b\/s,室内办公环境下至少2048b\/s。

    imt2000的目标是,世界范围内设计上的高度一致性;与固定网络各种业务的相互兼容;高服务质量;全球范围内使用的小终端;具有全球漫游能力;支持多媒体功能及广泛业务的终端。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对第三代无线传输技术rtt提出了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高速移动环境:144bps,室外步行环境:384bps,室内环境:2mbps、比现有系统有更高的频谱效率等基本要求。

    1996年底,在科技部、邮电部和中科院的领导下,组织国内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无线电通讯技术专家和教授,经过充分的论证,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1996年编写的规范标准,决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通讯技术标准,名称初步定为dtscdma。

    1997年初,itu发出通函,要求各国在1998年6月前,提交候选的imt2000无线接口技术方案。

    tdscdma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简称。

    国家拨出4000万元巨款, 将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g通讯系统的任务交给了中科院通讯技术研究中心、原邮电部旗下的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曙光通讯集团旗下的曙光通讯技术研究院、巨龙信息公司,每家1000万元,各自组织研发人员,按照imt2000规范标准展开攻关。

    曙光通讯集团再投资000万元,以曙光通讯集团为主,任命曙光通讯技术研究院顾问、工程院院士叶铭新为联合攻关组顾问,曙光通讯技术研究院院长、工程院院士朱志杰为组长,鲲鹏软件研究院院长、工程院院士严元朝为副组长,国智半导体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李国良为副组长,组织三家研究院的精兵强将展开联合研发,争取第一个研发成功。

    不负所望,1997年7月,曙光通讯集团率先研发成功tdscdma。

    tdscdma通过最佳自适应资源的分配和最佳频谱效率,可支持速率从8b\/s到2mb\/s以及更高速率的语音、视频电话、互联网等各种3g业务。

    经过联合专家组论证,曙光通讯集团组织研发成功的tdscdma以智能天线、同步码分多址、接力切换、时分双工为主要特点,符合imt2000规范标准,将作为中国申请3g通讯标准的蓝本。

    专家组成员马上起草符合imt2000要求的tdscdma建议草桉,该标准草桉将提交给了国际电信联盟itu。

    院士叶铭新担任tdscdma建议草桉起草专家组组长,朱志杰和李国良是草桉起草专家组专家之一。

本章完

我的一九八五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yijiubawu/read/97/184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