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寨的投降非常果断。
这些西南的土人部落,其实早就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模式。
特别是他们和地方官府之间的微妙关系,这些都是朱时坤在临行前专门学习过的。
甚至什么是土人,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
这一次八寨投降的头人中,好多人都能说流利的汉语,看起来就和汉人一样。
有的寨子甚至可以说就是汉人的寨子,除了一些当地土人的装饰之外,生活习惯也都和汉人一样。
事实上就是这样。
西南地区的汉人,如果朝廷的压迫太厉害,或者在当地犯事之后,就会逃亡到山中的土人部落。
土人部落的首领也会招揽这些流民,部落的强盛在于人口,吸纳汉人流民可以壮大部落,而汉人可以开垦种植土地,给部落更多的物资。
然而,就和土司部落坐大之后,会给地方官府造反一样。
一些汉人流民头领壮大后,也会造土司的反。
比如这次三土司之乱的头领,白马部落的赵权,就是势力大了以后要篡夺土司之位,朝廷不肯授予他才叛乱的。
明初就开始改土归流,世人总是有一种想法,认为改土归流越是成功的地区,汉化程度就越高。
改土归流,就是将世袭传承的土官,比如土司之类的职位,改为具有一定任期的流官。
可实际上是,很多改土归流地区的流官职位,依然被一些部族世代掌握,改土归流就是名义上而已。
而一些名义上改土归流很成功的地区,也会残存一些土人部落,散布在这些城乡的边缘地区,就比如八寨这样。
朱时坤现在也想明白了,西南这种情况,还是因为官府的影响力太弱了。
就连防城这种洪武年间就已经废除土司的地区,竟然还有八寨这样的土人部落占据要道,一有风吹草动就想要要挟朝廷。
而一旦遇到朝廷的强力镇压,他们又会立刻投降。
朱时坤冷笑一声,他答应赦免这些土人部落,可不代表他要彻底放过他们。
朱时坤立刻对着八寨的土人头领提出要求,命令他们立刻从山上迁居下来,并且从八寨征调一百青壮作为辅兵,随侦查总旗查探广西情况。
八寨头人想要反对,但是想到明军的恐怖武器,又只能将不满憋回去。
等到防城官府姗姗来迟的时候,朱时坤已经处理完八寨的事务。
他将安置八寨村民的任务交给官府后,就领着队伍离开防城,开始侦查任务。
——
三月二十六日,京师。
今日不是休沐日,但是京师城门口热闹非凡。
在门前站着一堆官员,在官员身后则是大量京师的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京师各大报纸的采风使。
就连苏泽都被罗万化拉着,换上了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