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请榷卖硝石疏》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李文全说道:

    “这次前往倭国,朝廷特批了倭银公司经营硝石许可,但是如今官方硝石价格大涨,工部硝石都短缺,所以李某想请苏翰林想想办法。”

    硝石?

    苏泽这才想起来,这种火药时代的硬通货,大明竟然也短缺了?

    产硝法,本就是中国的发明。

    明代硝石,主要提取自硝土。

    硝土,其形成依赖微生物分解作用。

    在厕所、猪圈边上,老墙根上,会形成硝土。

    将这些硝土聚集起来,破碎后注水浸泡,过滤后加入草木灰,再熬煮浓缩就能形成粗硝。

    再经过分离提纯,就可以得到硝石。

    大明有专门的硝户负责产硝,各地也有上交硝石的税赋。

    可以说,硝石生产,是极度依赖于国家组织能力的产业。

    官府必须要能让百姓上交硝土,还要有专门的技术来提纯。

    要知道这个时代很多国家,根本就没有基层治理的能力,别说是组织基层百姓搜集硝土了,就连向基层收税都没这个能力。

    大明在这个时期,几乎占到了全球硝石产量的七成以上。

    李文全看了一眼苏泽说道:

    “其实这件也和苏翰林有关。”

    “和苏某有关?”

    李文全点头说道:“苏翰林提出四民平等,废除贱籍,很多硝户也因此脱籍,如今很多卫所的硝石工坊都停工了。”

    原来如此。

    和军户盐户一样,大明硝石生产也依赖于专门的硝户。

    而且大明还有严格的规定,禁止民间私自制硝,对硝石进行了严格的管控。

    当然,这种管控到了隆庆年间也已经名存实亡了。

    民间制硝泛滥,市场上就有硝石贩卖,只要不是大宗的卖,官府也是不管的。

    硝,是人类重要的化工原料。

    苏泽并不会惋惜硝户的弃业,这种奴工制度下的硝石产出未必高效。

    原时空,大明后期的硝石产出就出了问题,因为硝户被时代压榨,最后产出的硝石纯度不够,明末火器的哑火率直线上升。

    而且这种官方控制的硝石产业,同样也有腐败严重的问题。

    在嘉靖朝,就出现过官方硝价要比民间还高的情况,胡宗宪在东南抗倭的时候,就从民间采买硝石。

    要解决硝石的问题,一个办法是堆硝法。

    这个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将人和动物的粪便搜集起来,和草木灰泥土一起堆放,经过一段时间的硝化细菌作用,最终就能变成硝石。

    这个在大明其实很容易实现。

    京师这些城市,每日产生的粪便是很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