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何谓中枢? (5/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京营新军筹建议》通过,新营新军开始筹建。】

    【京营新军成为后世近代军队的源头,成为大明陆军制度改革的起点。】

    【克虏军成为威震草原的精锐部队,成为机械化部队出现前最有荣耀的骑兵部队。】

    【镇北军为大明积攒了大量雪地作战的经验,安定了辽东边疆地区。】

    【安南军成了西南边疆稳定的重要力量,几百年后依然威震中南半岛诸国。】

    【国祚+2。】

    【威望+300。】

    【剩余威望:1220】

    苏泽看完了结算报告,强行通过奏疏花费了400威望,最后只赚了300威望,这次上疏还是亏了。

    看来这就是跟着别人后面联署上书的代价。

    这次主要的工作都是申时行做的,那获得威望大部分也落在他的头上。

    但是苏泽对此倒是不在意。

    他已经身兼多职,又是武监的教务长,如果再筹建新军,那皇帝也要睡不着觉了。

    而且筹建新军是个细致的差事,又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苏泽的性格也不适合做这件事,还不如交给最擅长调和的申时行来做。

    ——

    时间一晃来到了五月底。

    南京传来消息,临淮侯李庭竹领着长江水师包围了码头,沐朝弼接受了皇帝的圣旨,留在南京给母亲守孝三年。

    追随沐朝弼来的一千亲兵,被李庭竹打散重新编入南京的戍卫军队中,总算是解除了沐朝弼的武装。

    南京镇守太监王本固大概是提前得到了消息,选择自己上书请辞。

    隆庆皇帝给了他体面,收回了罢黜他的奏疏,接受了他的辞呈。

    应天巡抚海瑞,得到了皇帝嘉奖。

    海瑞的本官从正四品的佥都御史,一步升到了正三品的副都御使,这已经是都察院体系中,除了左右都御史最高的职位了。

    海瑞任应天巡抚功劳卓著,先在应天府清田,又领着官吏抗洪抗疫,深得应天十府百姓的敬重。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王廷多次请辞,京师又刮起了海瑞要调回都察院,接任大司宪的传言。

    时间来到了六月,苏泽也终于忙碌起来,结束了自己摸鱼的生活。

    武监的新一期学生终于招募完毕,苏泽要筹备这批武监生的入学典礼了。

本章完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