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制度问题! (1/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四月二十二日。

    自从沈一贯随着王世贞去往朝鲜后,报馆冷清了不少。

    就连罗万化都不适应这种冷清。

    好在还有报馆的事情要忙,罗万化日子还算充实。

    反观苏泽,自从入春以后,他越发懒散起来,除了去东宫之外,就窝在报馆里摸鱼。

    其实也不是苏泽要偷懒,而是现在朝堂运行平稳,实在没什么需要他插手的地方。

    高拱升任首辅后,群臣担忧的内阁之争并没有出现。

    首先是高拱显示出了首辅的风范,性格收敛了一些,也没有肆意侵夺其他阁臣的职权。

    张居正也一改原来的强势,在内阁也保持低调,刻意避开了和高拱的冲突,专心经营户部的事务。

    赵贞吉也有事情要忙,京师新军也拿到了预算,赵贞吉终于可以建立新军了!

    嘉靖朝的时候,赵贞吉就想要改革京营,但那时候时机不成熟,皇帝和大臣也都不支持。

    如今终于熬到了机会,赵贞吉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上面。

    唯一的问题,就是赵贞吉和兵部尚书曹邦辅在京营改革上发生了冲突。

    曹邦辅反对过于激进的改革,但是赵贞吉的官大一级,经常去兵部亲自坐镇督办,曹邦辅也只能忍着。

    工部也拿到了一笔启动资金,两大项目开始先期的工作。

    梳理黄河水道,工部侍郎潘季驯提出了束水攻沙的方案。

    方法其实也简单,就是在关键位置上加强水流速度,让水流将河床中的黄沙冲出来。

    另外一名工部侍郎王之桓,则负责苏北灌溉总渠的挖掘工作,给黄河打通另外一个出海口。

    这两个项目要在冬季枯水期动工,工部几乎将全部预算都砸了进去,专务阁老雷礼负责协调其他衙门和地方官府,每日也有处理不完的公务。

    而教育专务大臣,新入阁的殷士儋也十分忙碌。

    两省一府筹办小学,武监预科和水师学堂,这些事情都归属他这个教育专务大臣。

    一条条政令发下去,殷士儋才发现苏泽这个三级学堂的体系是多么宏大。

    这提供了从开蒙到成材的全套培养体系,各个阶段的考核规则要制定,小学,预科的教材要审定,教师要培养。

    殷士儋成了内阁之中最忙的阁老,整天不是在去礼部的路上,就是去国子监的路上。

    这些大事,自然有阁老们去忙,而这么几位阁老在位,六部九卿衙门也不敢摸鱼,整个京师各大衙门都飞快运转了起来。

    太子则对倭国产生了兴趣,他让国舅李文全在澎湖搜集倭国的消息。

    这些商人的消息乱七八糟,很多消息互相矛盾。

    但是太子对比乐此不疲,在明伦堂挂着一副倭国地图,然后根据这些情报,分析倭国的战局。

    对此苏泽爱莫能助,他对于倭国所谓战国时代的记忆有限,就是用【记忆香囊】也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