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疏》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杨思忠明白自己别扭在哪里了。

    儒家典籍中的议政权,一直以来都是士大夫的权力。

    但是苏泽这篇文章,却将这份权力扩大到了所有的百姓。

    可偏偏结合上“防民之口”这个论述,似乎又有道理。

    周厉王就是为了防备国人,才不允许国人议政的,后来果然发生暴动流放了周厉王。

    这么说来,议政权又应该是所有大明子民都应该享有的权力。

    “防川之训,正警朝廷勿壅言论;天赋议政,则证民言不可禁。”

    可如此一来,岂不是报纸上可以随意刊发报道?

    苏泽果然也写上了这一点。

    苏泽认为,议政乃是天赋之权,但是这个前提是议政是真的讨论事情,而不是传播谣言。

    对于捏造谣言,谤议朝廷的,那就不是天赋民权,而是故意中伤朝廷了。

    所以苏泽认为,报社有揭露社会真相,报道社会问题的权力。

    科道也有监督报社,对报社文章进行核查的权力。

    如果真的有报纸刊印不实的消息,伪造消息来谤议朝廷,那科道也可以要求报馆停刊,甚至禁止屡教不改的报馆。

    杨思忠皱眉,他总觉得苏泽这份奏疏,反而像是为了“议政权”而上,报馆被科道攻击的事情反倒是成了一个由头。

    杨思忠也不知道这份奏疏是好是坏,如今这世道已经足够混乱了,似乎苏泽还觉得不够乱?

    算了算了,这件事且由着朝堂诸公去头疼吧,自己不过是一个区区通政使,只要将奏疏按时送上去,自己就完成任务了。

    ——

    果然,苏泽这份奏疏送到内阁,也同样引起了内阁争论。

    保障报馆的报道权,内阁其实也是支持的。

    《乐府新报》揭露了社会黑暗面,保护了普通百姓,无论是从公还是从个人道德,都是值得鼓励的。

    站在阁老这个高度,自然不会为了科道独享纠劾权,而反对报纸刊登这类新闻。

    但是苏泽这份奏疏,反而又将问题复杂化了。

    所谓言论是天赋民权的说法,等于扩大了原本士人阶层的议政权,这么做自然是“危险”的。

    比如张居正就对此有非议。

    这么一来,江南的书院中,抨击朝政的读书人,是不是也有自由抨击朝廷的权力了?

    《乐府新报》是官报,报道这些新闻,那其他民报也跟着效法,也成立编辑部专门负责社会新闻调查,岂不是让民间报纸也有了类似于科道的权力?

    虽然苏泽用“谤议”来作为最后的兜底条款,但是要认定“谤议”在实践上何其难,朝廷最多就是对那些大报的不实谣言进行打击。

    总而言之,这是在言路上撕开了口子。

    如此一来,百姓岂不是也能非议朝廷的政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