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王廷的幕僚也姓王,名叫王恩贵,算是王廷本家的亲戚,从王廷出仕以来,就给王廷做幕僚。
王恩贵看到自家东翁这幅没出息的样子,也只能心中叹气。
左都御史多尊贵的职位啊,在京师谁不要称呼一声大司宪。
在汉代的时候,大司宪就是御史大夫,这是仅次于丞相的当朝第三号人物。
可大明朝的大司宪,也就是别人恭维时候说说罢了,谁真的坐上去都知道椅子扎屁股。
都察院的监察御史虽然官卑,但是都有独立的办案权,就是大司宪也不能干预他们上奏,否则一顶“阻塞言路”的大帽子扣下来,就是左都御史也撑不住。
在对普通御史的影响力上,左都御史甚至还不如各道的资深御史。
要知道资深御史都是在都察院多年,能在多次政治风波中坚持不倒,对朝局的嗅觉都是一流的。
至于左都御史,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走人了。
除此之外,因为都察院的工作十分重要,所以日常的考核都会提级管理。
经过苏泽的考成法改革后,都察院的日常考核收归六科,而监察御史的任命,都是要皇帝亲自批的,推荐权也在内阁和吏部。
所以王廷这个左都御史,既没有考核权也没有人事权,甚至连监察御史办案经费也都是各道资深御史掌管。
大明朝这么设计,大概也是因为前朝的大司宪太厉害,杜绝出现能掌控整个科道的权臣。
“赐之(王恩贵字),我就说要早点辞职,如今又来事了!”
王恩贵看着自家东翁这股没出息的样子,内心也忍不住吐槽。
王廷上任至今,自己已经帮他草拟了几十份辞呈。
每当遇到事情的时候,王廷就准备辞职,但是等事情风头过去,他又舍不得辞职了。
你自己舍不得辞职,如今遇到事情了,又埋怨别人起来。
但是王恩贵跟了王廷半辈子,自有一套相处之道,他连忙说道:
“东翁,是属下错了,但是如今你躲在公房内,不肯和十三道御史相见,这也不是个事情啊。”
但是王廷却哭丧脸说道:
“他们要弹劾《乐府新报》的报馆,这事情老夫哪里敢掺和?”
“报馆是苏子霖倡办,总纂官是李阁揆,虽然现任总编官是罗万化,苏泽如今还泡在报馆里呢!”
“都察院弹劾《乐府新报》,这不是跳出来要打苏子霖的脸吗?”
“这朝廷上下,凡是得罪苏子霖的,又有谁讨到好的?”
“光是我们都察院中,因此被贬谪的官员就有十数个!”
“如今他们要拉着老夫上书,不是要让我晚节不保?”
王恩贵叹息一声,他也明白这个道理。
其实前段时间就有风声,王恩贵还劝说王廷学着李首辅请病假在家,好躲过这场风波。
可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