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p;如此巨大的需求下,让原本京畿周围的运输系统开始不堪重负。
能行车的就是官道,如今京师附近的官道十分拥挤,房山县距离京师并不远,但是这些煤炭需要运送京城附近的堆煤场,然后再分发给各个部门。
最先需要保证供应的自然是民生部门,绝大部分的煤炭都被制作成蜂窝煤,卖给京师的百姓。
剩下的工业部门,铁厂的锅炉是不能停火的,自然也要优先供应。
剩下的工厂,玻璃窑厂、碱厂、还有传统的瓷器陶器工坊、铁匠铺,这些都是要煤炭的。
在冬季煤炭需求激增后,水泥厂自然就被排到了后面。
万敬也抱怨说道:“明明距离房山距离京师就百里路,这些煤就是运不过来。”
“如今工部也有议论,准备拓宽官道,但听说明年的预算要留给河工,实在拨不出这笔钱。”
万敬说完,苏泽也开始发愁。
工业发展也是需要地利的。
原时空为什么英国率先爆发工业革命,除了技术原因之外,英国内部发达的水运网络,也促进了各种原材料的运输,让各种工厂能整合资源,用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
江南地区为什么适合发展工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发达的内陆运河网络,就是工业的血管。
京畿地区的水网条件其实也不错,但是这是东南方向的水网。
京师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将西北方向,也就是山西地区的煤矿运输到京师。
陆运成本太高,还要优先保障城市采暖。
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苏泽要将京畿打造成产业中心的计划就要破产。
这也会影响苏泽先北后南的产业政策,造成南北方政治势力的进一步失调。
苏泽看向万敬问道:
“钦之兄,你听说过铁路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