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系统发威,水淹皇陵 (4/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吴经历对着杨思忠说道:

    “大银台,凤阳急报,今年春雨太多,洪泽湖水涨,祖陵的防水堤出现溃坝,祖陵进水了。”

    好家伙!

    杨思忠立刻站起来,他来回踱步问道:

    “是淮抚奏报?守陵太监呢?守卫卫所的军报呢?凤阳府县奏报送来了吗?”

    这时候也就体现出通政邮递司统一权力的好处了。

    祖陵被淹的消息,涉及到多个部门,通政邮递司只要将多个信息来源交叉验证,就可以确定消息的真假。

    这要比以往反复确认效率高多了。

    皇陵的地界归淮抚王之桓管,皇陵还有守陵太监和守陵卫所,再加上府县也要上报。

    吴经历立刻说道:

    “守陵太监也有奏报,但是要比淮抚的消息早几天,说是祖陵碑亭进水,请求朝廷加固石工堤。”

    现在杨思忠已经确定,凤阳皇陵是真的进水了。

    大明皇陵的问题,从洪武朝就开始了。

    洪武七年,皇陵进水,神道的石像都被淹了。

    太祖震怒,下令加固石工堤十里。

    永乐三年又淹了,这次是碑亭进水,又征发民夫疏通壕沟排水。

    此后历代皇帝都会经历过几次祖陵进水的事情。

    其实祖陵问题,前几天报纸上也讲了,潘季驯给出了解释。

    洪泽湖水位要比祖陵地面高,所以只要降雨大一点,洪泽湖的水溢出来,就会冲进祖陵。

    而这一切也都是黄河的问题。

    黄河夺淮入海,但是淮河的入海口太窄了。

    等于是一个大水管套进了小水管排水,所以小水管就淤塞了。

    这也是为什么苏泽请求修造苏北灌溉总渠的原因。

    现在问题就是黄河夺淮入海,但是淮河入海口狭窄。

    再怎么疏通,也只是缓解这个问题。

    而修造苏北灌溉总渠,增加入海的水道,让黄河能更顺畅入海,这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天命?还是苏泽能眼观天象,算到祖陵被淹?

    杨思忠放弃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连忙站起来,从吴经历接过淮抚王之桓的奏本。

    “祖陵的消息先不要透露出去,等军卫和凤阳府县的奏报到了再公布。”

    “属下明白。”

    说完杨思忠带着王之桓的奏报,急匆匆送到内阁,紧接着他就从内阁直奔兵部,拜访工部尚书雷礼。

    哦不,马上就是内阁五辅,总理漕河专务大臣雷礼了。

    ——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