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详议武监疏(改)》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刻说道:

    “今早就派人去通政司问过了,杨银台说还没接到奏疏。”

    ——

    苏泽的奏疏难产,是因为他起草了一份奏疏,模拟失败了。

    ——【模拟开始】——

    《详议武监疏》当日送到内阁,你主张由内帑和工部共担武监建设费用,主持户部的张居正反对,高拱和赵贞吉赞同。

    但是兵部所上的《兵部详议武监奏议》,已经表态兵部今年没有预算筹办武监,户部也表示挤不出银元。

    隆庆皇帝面对这笔巨大的开销,也打了退堂鼓。

    你的奏疏被搁置,随后不了了之。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320点】

    【是否花费1000点威望,强制执行奏疏。】

    苏泽叹了一口气,昨日苏泽舌战兵部,但还是被兵部抓着关键,死活不肯出钱。

    对这个结果,苏泽倒是也不意外。

    之所以苏泽昨天在兵部节堂上,只肯咬定皇帝出培养武监生的银子,要让兵部分担建设武监的银元,就是因为内帑确实没这么多钱。

    而且培养武监生的学费,是可以每个月慢慢支出的,这是一笔长期的费用。

    可修造武监学舍的费用,是一笔要当场拿出来的花销。

    兵部死活不肯出钱,咬死要在隆庆四年编订预算的时候,也就是今年九月再讨论这件事,而事情果然拖黄了。

    这件事苏泽倒是不埋怨皇帝。

    之所以苏泽急着要提出武监的构想,就是因为在俺答封贡后,大明迎来了一阵子和平时期。

    在和平时期,皇帝自然没有动力去整顿军队。

    军队是要烧钱的。

    所以苏泽才趁着东胜卫大胜,俺答封贡这个时机,推着皇帝搞武监改革。

    如果现在不能定下来,等到了几个月后,四海没有战事,皇帝很难再下定决心拿出大笔银元来办武监。

    没有考试,谁愿意复习啊。

    但是苏泽却知道,东北亚和整个世界的局势,会在几十年内发生剧烈的动荡。

    军事改革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初见成效的,很多改革都是要以十年计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果。

    而且在这个和平的窗口期,先把武监制度给建立起来,等到真正需要打仗的时候,怕是更没钱进行军事改革。

    苏泽当然可以等到威望点凑足了之后再执行,但是一想到要等凑足这些威望点需要两个月时间,苏泽还是放弃了这份奏疏。

    他拿出了另外一份奏疏。

    这就是苏泽的第二份奏疏了。

    这份奏疏相比第一份奏疏,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将前一份奏疏中,由内帑和兵部出钱,改为向勋臣募资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