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期货,粮食和酒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交通运输,使得粮食不能及时运到东部,粮食购销商也因为仓库不足无法大量购买再择机出售。所以粮食价格一跌再跌。但是,到了来年春季,粮食短缺,价格飞涨。

    于是粮食商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在交通要道旁设立仓库,收获季节从农场主手中收购粮食,来年再发往外地,这样就缓解了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

    但是粮食商也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如果收购价高于出售价,就会亏本。因此他们在购入粮食后就立即与芝加哥的粮食商签订第二年春季的供货合同,事先确定销售价格,进而确保利润。

    从数学上说,期货的出现,就让商人在定价的时候趋向于平均值。

    而市场也会根据市场价格调解期货供应,最后达到自动稳定粮食价格的作用。

    京师这样级别的大城市,粮食依赖其他地区的粮食供应,粮食价格的大幅度波动,会影响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正如之前说的那样,只有在保证粮食的情况下,百姓才会进入工坊。

    除此之外,苏泽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改漕为海。

    漕运关系到大量的人力,轻易不能动。

    但是商业运输完全可以改漕为海。

    粮食期货必然会让粮食出售和承运方更加计算成本,肯定会有人选择价格更低的海运。

    这一次太子从登莱运粮到直沽,再运回京师的动作,也会让敏感的商人发现海运的好处。

    这样下去,直沽很快就能恢复从前的热闹,变成北方重要的港口。

    朱翊钧看向两位师傅,他虽然不懂,但是既然两人都这么说,他立刻拍板说道:

    “那就在京师成立大宗粮食交易市场,以后大宗粮食买卖都要在市场里交易,价格也要挂牌。”

    ——

    京师这场粮价上涨,刚抬头就被太子一把扑灭,群臣对太子的赞颂更多了。

    京师那些粮商的惨状,百姓们自然是拍手称快。

    五门巡城御史陈景被贬,在朝堂上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

    七月十四日,京师百姓都聚集在城外,王世贞的使团返京了!

    这次王世贞出使,逼着俺达汗承诺今年不再南下,大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的情况下,换来了一年的和平。

    对于京师百姓来说,他们没有战略上的想法,只是知道今年俺答不会入寇了,那今天又是和平的一年。

    那促成和平的王世贞,自然成了京师的大英雄。

    王世贞本来就是文坛宗师,这次出使的事迹提前传回京师,特别是王世贞以死逼迫俺达汗谈判的故事疯狂传播,让王世贞的热度更上一层楼。

    所以今日皇帝命令内阁在城外迎接王世贞,百姓都在城内围观。

    苏泽也站在翰林院的队伍中,很快就见到了一支队伍。

    王世贞骑在马上,他比离开京师之前要瘦了很多,李春芳领着阁老们上前迎接。

    王世贞和使团众人连忙下马,由李春芳亲自宣读了皇帝的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