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悄悄升官了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r />    而工业时代的英国,还收过烟囱税和窗户税,按照烟囱和窗户的数量征税。

    如何收商税,这是摆在内阁面前的一个问题。

    向谁收,怎么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绝对不是苏泽两三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张居正叹息说道:“你既然不知道怎么收,却要在灵济宫大会上当众说出来,难道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吗?”

    苏泽说道:

    “张阁老,下官在灵济宫所言,其实也是为这些商人好。”

    “我朝商人,家有万富,还要藏寄于人,还不是因为没有商德的缘故。”

    “若是商人能纳税,为朝廷和地方做贡献,那他们所得之利就是朝廷承认的了,就不用再如以往那样小心翼翼,锦衣夜行了。”

    张居正只觉得苏泽是诡辩,但是苏泽却是真的这么想的。

    纳税是一种义务,同时也是一种权利。

    很多票选制度的早期,都将年纳税金额当做一种门槛,只有纳税超过一定金额的才被视作有票选资格。

    合法纳税,也就意味着收入得到合法性的背书。

    而现在很多大明商人,根本不敢走在阳光下,生怕漏财被官府盯上。

    合法纳税,就意味着合法的政治权利,而纳税多的工商业主,自然也会追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而苏泽在灵济宫大会当众抛出四民之说,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引起读书人研究“四民之道”。

    社会科学也是这样的,同样也需要一个启蒙工具。

    阶层就是这样一个工具,当苏泽抛出四民论的时候,那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人用阶层来研究社会。

    苏泽也期待自己的四民论,和中晚明发达的思想界,会碰撞出什么火花来。

    张居正说道:

    “本官已经向陛下建议,先从市舶司的货船税开始,在登莱和月港加征商税。”

    苏泽看向张居正,没想到张居正在财政上的直觉竟然这么厉害,首先想到的就是出口关税。

    确实,在这个官府效率低下,全国情况复杂,地方利益盘根错节的大明朝,从关税入手征收商税,是一个相当明智的选择。

    目前大规模开港的也就是月港和登莱,再加上马上要开埠的直沽。

    这些地方刚刚成立,利益集团还没有板结。

    而且港口都有市舶司,这就是现成的征税机关。

    港口的进出口业务也相对单一,先从进出口的货物开始征收商税,确实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始。

    苏泽有些惊讶的看着张居正,他本以为张居正会激进的推进商税,却没想到他竟然先稳了一手,选择在港口先征关税。

    这还是历史上那个强硬推动一条鞭法的张居正吗?

    但是仔细想想,推动一条鞭法的时候,张居正已经是内阁首辅了,在大明权势无二,当然会强硬推行新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outishidamingzhaoting/read/97/45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