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可能吧?
圣人讲了那么多道理,读书人中的败类也不少啊。
苏泽这所谓的“道德说”,更像是一种缝补匠的说法,强行用道德来弥合士农工商的矛盾。
这人倒是个适合当阁老的。
何心隐忍不住想到。
苏泽继续说道:“所以臣也请陛下和朝廷,要订立工德和商德,告诉他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宛如教子一般,做好了奖励,做错了要惩罚,这样天下万民才能安宁。”
皇帝微微点头,苏泽这番理论听起来还不错,至少北方的贤良文学一时之间也拿不出反对的意见。
如果能平息南北之争,皇帝也不会惩罚苏泽了。
就在这个时候,苏泽又说道:
“可是工德好讲,不过就是踏实肯干,匠艺上精益求精。”
“可商人何德?”
“商人增殖财货,转卖贩运商品,以逐利为天性。朝廷难道要鼓励他们逐利吗?”
是啊,苏泽这句话,让众人都皱眉,就连南方贤良文学业都愣住了。
能被选为贤良文学的,都是当地有影响力的人,基本上不可能是穷人。
江南的工商业气息之重,这些贤良文学,就算是自己家里不经商,也有亲朋好友经商,甚至他们来京师的开销,也都有当地商人的捐赠资助。
江南虽然有儒商的说法,但是也不成体系,大部分商人还是以逐利为天性。
商人何德?
苏泽又抛出了一个更加棘手的问题。
但是他很快就自己解答了。
苏泽说道:
“商人增殖财货,造织机为万民织衣,平货殖以馈民之乏,这是商之德。”
“但如果只是这些,士农工亦有言,商人逐利而行,非为利天下之民,而是先足私而后公也。”
“诸子不宁,则家中不宁,士农工商皆是陛下子民,所以光是这还是不行的。”
这下子皇帝和宰辅是连连点头,苏泽自己将问题都抛出来,这份要解决问题的态度就要好看太多了。
苏泽继续说道:
“臣以为,商人增殖财货,这件事本身就是有德的。”
“天下财货并非是定数,如果没有工坊,田地里的棉花不会变成棉布,海里的卤水也不会变成细盐。”
“而海边之盐,也送不到内地省份的百姓餐桌上。”
“世人都说商人无德,用一句无德来压制商人。而卑贱的商人赚到了更多的银钱,世人有更加仇视商者。”
苏泽顿了顿说道:
“臣以为,要明商德,也是要让士农工明白商人于朝廷之所贡,而不是一边轻贱商人,一边又纵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