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胡说!”
这下钦天监官员再也忍不了了,也不顾御前仪态,周相更是直接说道:
“陛下,黄骥苏泽妄议历法,请重惩二人!”
隆庆皇帝看了看苏泽,又看了看黄骥,接着问道:
“黄骥,你可确定?”
黄骥想到自己这些日子的观察和计算结果,咬牙说道:
“臣以官职作保,确定!”
隆庆皇帝这下子也迟疑了,他又看向自己两位辅臣。
高拱和张居正对视了一眼,高拱站出来说道:
“翰林院和钦天监御前失仪,罚俸一个月。”
高拱又说道:
“钦天监,今年春分是哪一日?”
周相说道:
“大统历所算,是二十一日。”
高拱看向黄骥,黄骥坚定的说道:
“下官测算,是本月十九日,昼夜等长!”
这下子皇帝下了决心说道:“那就在十九日和二十一日,命令各监分计昼夜,看看到底是谁算的准。”
说完这些,皇帝直接带着太子离开了。
皇帝一走,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也离开。
两边也不敢继续打了,钦天监先离开后,沈一贯拉着苏泽问道:
“子霖兄,陛下也没说算准如何啊?”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
“陛下的意思还不简单?”
众人看向苏泽,苏泽说道:
“若是黄翰林算的对,那就要让我们翰林院负责重订历法了!”
这下子众人纷纷喧哗起来,众人死死的盯着黄骥。
重订历法!
修史和修历,这都是青史留名的事情啊!
实际上修历更留名!
二十四史,除了太史公和几名史官外,很多史书的编纂者其实也不出名,特别是从唐以后的史书都是很多人一起编的,总编官才能留下名字被后人记住。
但是修历!
元代郭守敬,唐代的僧一行,这些都是明明白白记录的。
而且一旦新历编成,那是要刊发全国,要用上百年的!
黄骥的呼吸都要停止了,如果皇帝真的让自己主持修历?
但是苏泽又泼了冷水说道:
“当然,这历法不是这么容易修的,前朝郭守敬四海测验,耗时四年,方才成《授时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