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但是辽王的命运,并不是辽藩案件的终止,怎么处置辽王是没有争议的事情。
接下来才是这场内阁会议的重点。
张居正说道:
“勘辽使团事毕,可以召他们返回京师了。”
众人也跟着点头,张居正又说道:
“此番辽王叛乱,是副使施笃臣果断出手,湖广副都指挥使俞大猷兵围王府,两人应该受奖。”
众阁臣也点头,平叛之功不算小了,施笃臣和俞大猷的处理结果很完美,有功之臣总是要奖励的。
有功酬功,这是向外朝释放信号,跟着阁老走就有肉吃。
那么反对阁老的呢?
张居正看向高拱说道:
“有功者赏功,无功者记过,今年朝堂连番动荡,剩余的官员还是不宜重罚。”
这下子李春芳的眉头更皱了。
张居正当然不会放过这些官员。
李春芳在勘辽使团中也安插了亲信,对于勘辽使团中的动向也是有所了解的。
洪朝选是刑部侍郎,又不是湖广人,他因为个人政治斗争在宽纵辽王,但是要说能拿到洪朝选勾结辽王的铁证,这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再怎么说,辽王也是宗王,又不可能对他用刑屈打成招,让他去攀咬一名侍郎级别的官员。
这就太破坏政治默契了。
所以就算是张居正要求追责,这些官员的处理结果,最多也就是行勘问罪,过不了多久也会官复原职。
甚至张居正如果对洪朝选追杀太厉害,反而引起朝野力量的反弹。
张居正主动退让,这是将报复的权利交给了吏部,由高拱在明年二月开始的京察中,再将这些部权派官员清算。
那到时候就是这些官员自己能力不行,京察不合格被解职了。
那朝野就聚集不起来反对声浪来了。
高拱张居正两人的政治默契,要比自己想的还要深,两人一定是已经对京察做好了利益交换,所以张居正才能如此信任高拱。
果不其然,高拱迅速接话说道:
“但是此番勘辽事件中,办事不利的官员,要写入今年的考计。”
京察是六年一察,但是每年吏部都要对在京官员做考计。
考计等同于官员的任职档案,要将办事不利的官员计入档案,显然是为了明年的京察做准备。
虽然知道了高张二人的谋划,但是六年一次的京察,本来就是内阁对于前任残党的清算,上次京察的时候,时任首辅徐阶,就清算了严嵩的旧党。
现任内阁好不容易等到了京察,自然也不可能手软。
就这样,以辽王案为发端,无数官员的命运已经在此刻落下,最终以内阁的满载而归而收场。
大事已经议定完毕,剩下的细枝末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