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的守旧派思想,他们能认知到《试衣镜》中存在的现代派元素和先锋元素,因此他们要更为警惕。
其实80年代,整个文学和文学研究领域,北方的声音都要更大一些,文学研究是因为有北大,北大的当代文学研究首屈一指。
而文学嘛!
全国接近一半数量的出版社在BJ。一多半的严肃文学杂志社在京城。文联、全国作家协会、绝大多数行业协会在京城。一位作家,平时要吃饭就得找个饭辙;作品创作过程中要与他人沟通;作品完成后的宣传推广…
这意味着什么也不言而喻。
——
7月28日,下午6点。
许成军的回乡之旅如约而至。
这一天对他而言不太平凡,对这个时代也是。
这一天台州乃至浙江民营企业“教父级”的人物池幼章创办了黄岩县利民皮鞋厂,后来成为全省首批产值过亿的民营企业。虽然经营中企业收到意外冲击,濒临破产。但对于当时的民营企业来说这就是灯塔般的存在。
这一企业的出现,也让人们感受到1979年的风气真的变了。
从79年5月国企试点改革,首钢一枝独秀,到后来的鲁冠球带领萧山农机厂转型生产汽车万向节,当年产值突破 300万元。
都告诉这个时代一个道理:只要你把舞台让出来,就会有能人上去。
这一年,北岛写了一首诗,名字叫《岗位》,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的时代,在背后敲响大鼓。”
时代的大鼓敲的隆隆作响。
“记得给我写信!”
“一个月之后就回来啦!等信到了估摸着我人就也到了。”
许成军无奈的摇摇头。
“那也不行哦。”
苏曼舒眼睛弯成月牙,眼光里的狡黠藏都藏不住,“人家说了——”
“人家谁啊?”
“公社书记都没你管得宽。”
摊手.jpg
“你管人家是谁!”
苏曼舒轻拍他胳膊,声音却软下来。
“你说的啊,‘见字如面,见信如见人’。你走这一个月,我得靠你的信解闷,不然天天对着文献,眼睛都要成斗鸡眼了。”
男人生于装逼,死于话多。
“合着我是你的解闷工具?”
“不止呢。”苏曼舒凑近了些,压低声音,“你得在信里写清楚,凤阳的麦子怎么样了?许家屯的小麦晾晒了没?还有杏花姑娘的的确良褂子做好了没——我可等着听后续呢。”
许成军扶额,他就后悔跟这姑娘聊《谷仓》创作背景时提了一嘴杏花。
女人啊!哪个年代的女人都这个模样!
“你这是查岗还是听故事?”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