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艾轩,“苏省60年文学第一人”。
许成军这段时间在复旦恶补了不少当代作品,恰好在《人民文学》上见过他的照片,《钟山》杂志就是在他手里办得越来越有影响力的。
“志鹃啊,可不是巧嘛!”
艾轩在茹智鹃旁边的空位坐下,刚放下包就注意到了许成军,“这位是?”
“这就是我跟您提过的许成军,《红绸》的作者,这次跟我们一起去军区慰问的。”
茹智鹃笑着介绍,又转向许成军,“成军,这是艾轩主席,咱们江苏作协的领头人,你可得好好跟他聊聊。”
许成军赶紧站起来,伸手跟艾轩握了握:“艾主席您好,我是许成军,一直拜读您的作品。”
艾轩握着他的手,力道很轻却很稳,眼里满是欣赏:“不用这么客气,我早听说你了!《谷仓》《试衣镜》各有风采,尤其是《红绸》我看了三遍,写得太戳人了。
现在的年轻作家,能沉下心写普通人的苦与暖的,不多了。你呀,可是咱们文艺界的后起之秀,比我年轻时厉害多了!”
这话让许成军多少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您过奖了,我跟您比差得远了。”
“这就够了!”
艾轩摆摆手,从公文包里掏出本杂志放在桌上,“文学本来就是写人的故事,你已经走出了自己的路,前一阵我和至成还说你这文风已经成一家之言,后续发展缺的只是时间。”
至成,说的是叶至成。
著名剧作家、编辑家,叶圣陶之子。
1979年任《雨花》杂志主编,与方芝共同筹备《青春》杂志创刊。
和艾轩一样属于是南京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之一。
“过奖.”
“一点没过奖,现在的作家,涵盖老中青,作品我看遍了,你是最独具一格的,《试衣镜》的先锋姿态,《红绸》的叙事逻辑,都很有风格,我们现在的文坛,就缺了你这种态度!“
“艾主席,您这别把小许夸的不好意思跟您聊天了!”
“不好意思?”
“《试衣镜》可是这次全国优秀短篇的预选第一名啊!我老眼昏花,其他人还能和我一样不成?”
许成军也笑了:“兴许是读者看错了~”
“你现在佳作频出,以后恐怕要拿奖拿到手软呦!”
“奖项哪有那么好拿。”
艾轩哈哈一笑,突然想到什么,连忙说:“对了,最近有没有新作?《钟山》正缺你这样的好稿子呢。”
许成军点头说:“有一篇中篇,叫《八音盒》。”
“也是《试衣镜》这样的写法?”
“不太像,但是肯定和文坛当前的写法不太一样。”
“哦?”
茹智鹃在旁边笑呵呵地插话:“这稿子啊,他早给我看过了,我还帮着改了两个小细节呢!”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