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嘶嘶”地喷着蓝火。
台下的观众区则用白石灰画了线,前排是战士,后排是家属和老乡,小马扎摆得整整齐齐,连最边上都挤着人,有的还搬来几块砖头当凳子。
舞台刚搭好,军区文工团的排练就先热了场。
文工团的李班长是唱快板书的,“噼啪”一响就开了腔:“说军营,道军营,军营里的练兵忙,早上出操跑五公里,晚上射击练瞄准……”
刚唱两句,就被刘小庆拉着要学:“李班长,你这板儿打得真溜,教我两句呗!”
结果她刚接过竹板,没掌握好力道,“啪”地一下打在自己手上,疼得龇牙咧嘴。
台下战士们顿时笑成一片。
李班长也笑:“刘老师,这快板得用巧劲,跟您演电影似的,得入戏!”
文工团的合唱队则在舞台一侧练《我是一个兵》,十几个穿着军绿演出服的姑娘小伙站成两排。
陈冲凑过去想跟着唱,结果调子起高了,后半句直接跑调,自己先红了脸。
没有一点后世大女主的劲。
这姐们也是个奇人。
拿了漂亮国籍,没了一级演员的身份。
岁数大了写了个《猫鱼》,还上了豆瓣的畅销书榜。
敬谢不敏吧。
文工团的小战士吴妮赶忙道:“陈同志,您跟着我的调子走,咱们慢点儿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对,就是这味儿!”
两人一唱一和,慢慢找到了默契,台下的战士们也跟着轻轻哼起来,歌声裹着风,飘得满操场都是。
刘小庆站在“舞台”中央,练《小花》里“何翠姑抬担架”的片段,动作幅度大了,衣角扫到地上的搪瓷缸,“哐当”一声响,引得战士们笑。
她到是也不恼。
还笑嘻嘻的跟着大伙说:“意外啊!”
陶雨铃在开着嗓。
唐果强则跟几个战士凑在角落,比划着战术动作,时不时被战士们纠正“姿势不对,战场上要吃亏”。
许成军抱着吉他坐在窗边,调着弦,偶尔抬头看一眼排练的众人,轻轻敲着琴身,心里琢磨着《军中绿花》的旋律。
能唱么?
军区办公楼的小会议室里,气氛却没排练场那么热闹。
长条木桌旁,几位首长围着那张写着《军中绿花》歌词的纸,眉头都拧着。
本来因为一首歌不至于到这么高的层面。
但是正好赶上一个会,算是赶巧了。
王政委先开口,手指点着“妈妈你不要牵挂”那句:“这歌词太柔情了,战士们天天训练,听了想家,万一影响士气咋办?”
李参谋长也跟着点头:“听这个,怕是难安心,别再出现营变。”
张部长坐在旁边赶紧接过话:“首长,这歌是许成军写的,他大哥还在南边前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