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想把它翻译成日文,让全日本都读到! (2/7)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周两个大前辈给做底,拖着这篇《红绸》啊!”

    陈邓科:“人家也不光是运道,没这个实力也就没这个机会。”

    他抬头看向窗外,夜色里能隐约看到新华书店的招牌,“明天发售,我估计得排队,许成军在复旦的名气你们也知道,《诗刊》发了四首诗,军训时唱的《北乡等你归》都传到合肥了,年轻人都盼着他的长篇。”

    他现在也很庆幸,和这个安徽文学界未来的‘扛把子’交好。

    要不按照这么个势头,和许成军对着干他,他也必定青史留名。

    君不见周先生怎么把胡教授批的神魂颠倒?

    现在他是许吹!

    鲁彦周翻着《红绸》的正文,看到黄思源攥着未完成的木梳那段,手指顿了顿:“我当初看初稿就说,这小子把军人写活了。

    不像有些军旅文学,光写打仗的热闹,忘了军人也是人,也有想回家的念想。你看黄思源阵前想给春燕雕木梳,这细节,绝了!”

    “可不是嘛!”

    王英琦把整理好的发售点名单递过来,上面用红笔标了重点,“合肥的三个新华书店,我都跟店长打过招呼了,每处留五十本样刊,怕一早被抢空。还有邮局那边,说已经有高校的老师写信来订,问能不能先寄样刊,想在课堂上跟学生讲。”

    严阵忽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张纸条:“对了,许成军昨天给我寄了封信,说复旦的浪潮文学社要给《红绸》搞个读者座谈会,还问咱们能不能寄些样刊过去。你看这事?”

    “这小子搞自卖自夸?“

    “寄不寄?”

    陈登科接过纸条,扫了眼内容,笑着点头:“寄!多寄二十本,让他们好好聊。许成军这小子,不仅会写,还会折腾,他那浪潮文学社才办多久,就有这动静,公刘都被他拉去讲座了,估计回头老周你去上海也少不得被这小子请去!”

    鲁彦周回了句:“这小子野心大的很啊!”

    话说的意味深长。

    正说着,楼下传来印刷厂工人的喊声:“陈主编!最后一批海报送来了,明天一早贴!”

    几人赶紧下楼,看着工人卸下车上的海报,每张海报上都印着《红绸》的封面插图,黄思源攥着红绸的身影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严阵卷起几张海报,就要往新华书店的方向走:“我今晚就安排人去贴,省得明天赶早,咱们《清明》创刊号有好东西!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别急着走,”

    鲁彦周叫住他,“明天发售的时候,读者要是问起《天云山》,就说我签名送,咱们也给《红绸》搭个台!”

    王英琦看着眼前的热闹,忽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她拿起本样刊,摸着封面的红绸插图,轻声说:“明天肯定会很热闹,说不定全国的文学杂志都会盯着咱们《清明》,看看这创刊号到底有多好。”

    陈登科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里满是笃定:“肯定好!有《天云山》的深度,有丁灵《在严寒的日子里》的温度,还有《红绸》的力度,再加上茅公的序,咱们这创刊号,得让全国文坛都知道,安徽也能出好作品,也能办出好杂志!”

    夜色渐深,杂志社的灯却越亮越暖。

    有人在核对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时代1979!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idai19790/read/97/19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