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理想与理想、首发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都是好稿子。

    我们要的不是辞藻华丽的空文,是带着体温、沾着烟火气的真文字。”

    看着台下的学生,他又笑了笑,“华丽也行,你能写出李白那样的辞藻,再空我们也得用!”

    台下学生又是一阵哄笑,章培横也和旁边的苏连诚切切私语:这小子有两把刷子,这台风可够稳啊!

    苏连诚撇撇嘴,扫了眼满眼小星星的苏曼舒。

    “凑合吧。”

    许成军说到这儿,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看着大家眼里的好奇一点点升起来,才笑着说:“还有件更重要的事要宣布——咱们浪潮文学社的社刊,就叫《浪潮》,预计今年十二月发创刊号!”

    这句话刚落地,报告厅里瞬间炸开了锅。

    “真的要出社刊了?”

    “十二月?那不是还有俩月?”

    惊呼声、私语声混在一起,像春天的雨落在新苗上,满是鲜活的劲儿。

    前排的林一民猛地挺直腰,眼里闪着不敢信的光。

    他昨天还跟许成军商量“要不要先印几期油印本”,没想到直接要出正式刊。

    王楚楠掏出钢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十二月创刊号”,笔尖都快戳破纸页。

    林薇、徐芊、陈阳.

    这些社员也都坐直了身子,满是期待。

    连坐在角落的朱冬润,都忍不住跟身边的老师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

    他来的静悄悄的,听说这个学生搞‘浪潮’弄出了好大的声势,一直在关注,听说今晚的讲座,他就一个人来了,谁也没通知,倒是被身边相熟的老教授认了出来。

    外校的学生更激动,刚才那个同济的男生拉着身边的同学:“要是能在《浪潮》上发稿子,比在学校拿奖学金还开心!”

    另一个华东师大的女生,赶紧从包里掏出小本子,记下来“浪潮文学社投稿地址”。

    那是刚才王楚楠贴在报告厅门口的,此刻忽然成了最抢手的“宝贝”。

    许成军等了会儿,等大家的情绪稍稍平复,才接着说:“《浪潮》是学生刊物,不搞阳春白雪那套,就想做咱们年轻人的‘文学日记本’。以后两个月出一期,里面会登社员的优秀作品,会选大家投来的好稿子,还会请像茹大姐这样的前辈写点评。

    我知道办刊不容易,要找印刷厂、要凑稿费、要跑发行,但我相信,只要咱们一起写、一起办,这‘浪潮’就一定能翻起来,能让更多人看到咱们上海学生的文字,看到咱们这代人的心声。”

    他举起手,指了指报告厅的窗户。

    外面的梧桐叶被风吹得晃,阳光透过叶缝洒进来,落在台下一张张年轻的脸上。

    “今天茹大姐说,怕抓不着我要稿子。其实我想说,我怕的是抓不住这时代的好光景,抓不住大家心里的文学梦。所以从今天起,咱们一起——拿起笔,写下去,让这‘浪潮’,不仅在复旦校园里响,更要在上海的街头巷尾响,在咱们这代人的青春里响!”

    话音刚落,报告厅里的掌声像潮水般涌起来,比刚才更热烈、更持久。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时代1979!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idai19790/read/97/19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