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水照坐在旁边,手里拿着许成军的论文,已经用红笔圈了几处重点。
苏连诚有课来不了,许成军也是松了口气。
朱东润组里的五个研究生,还有中文系另外两个研究宋代文学的青年教师,都坐在下面,眼神里满是好奇。
早上章培横已经在系里夸了许成军的论文,大家都想看看这篇“惊艳之作”到底有多好。
许成军坐在靠后的位置,刚坐下,旁边的研究生黄付然就凑过来,小声问:“成军,你那黄氏家谱的佚跋,真能找到原谱吗?我研究黄庭坚这么久,都没听过。”
“能找到,回头我把地址抄给你。”
许成军笑着点头。
陈商君也趁机凑过来:“我这开学文献研究还没头绪,你小子倒好,直接整出一篇论文是吧!?”
他比许成军大几岁,一向以师兄自居,开学以来对许成军多有照顾。
可你小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开学一月就弄出一篇论文,然后全组开会是吧?
“师兄这实力,马上的事~”
“你小子,这张嘴!”
“真心实意!”
陈商君狐疑的看了看他。
你真心个鬼!
会议开始,章培横先开门见山:“今天请大家来,是想聊聊许成军的《宋代文人题跋文的文学意涵与生命意识研究》。这篇论文我和王兄都看了,觉得很有价值,先请成军给大家讲讲你的思路。”
许成军站起身,走到会议室中间,没拿稿子,凭着记忆梳理:“我最初注意到题跋,是读苏轼《题西林壁》跋时,觉得‘不识庐山真面目’不只是哲理,更是他被贬后的心境……”
他从“文体定位”讲到“文献挖掘”,再到“生命意识的体现”,条理清晰,偶尔还会引用几句宋人的题跋原文,佐证自己的观点。
台下的研究生们听得认真,有人飞快地记笔记,有人时不时点头。
他们本来对许成军这人还是有几分疑虑,跳过大学直接读研。
学术能有几分水平?
碍于同组面子不好说什么罢了。
但是,今天这场面确实是不一般。
天才吧,可能?
反正他们写不出来,现在还停留在文献阅读的第一步。
即使有写论文的,也是一些学生试水之作。
开创新方向?
标新立异?
挖掘深意?
拜托,那陈商君头都大了!
你指我们?
等许成军讲完,青年教师李源泉先提问:“许成军,你说题跋是‘自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