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新人奖和招新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她猛地抬头,嗓门比平时高了半度:“许成军!你这稿子是怎么想的?”

    许成军还在回信的绝望中。

    什么和什么啊!

    听见这话,他挑了挑眉,把信封往桌上一放:“先看看我的回信咋样,现在这小姑娘啊”

    李晓琳没接,指着稿纸:“别打岔!黑匣子的设定,三个不同年代的战士,你怎么想到把这俩凑一块儿的?”

    许成军靠在椅子上,给信封封着口:“想让英雄‘活’过来呗。”

    “黄思源、李长存、刘大牛,他们不是课本里的名字,是有血有肉的人。”

    “黑匣子就是个桥,让来自未来的孩子跟他们说说话,你想啊,黄思源知道 2024年中国好,他冲的时候,心里就不是光有使命,还有盼头。”

    李晓琳的在稿纸上摸索着,停在黄思源最后回信那行:“‘替叔叔好好看看那金灿灿的中国’,你这笔呀,怎么就能这么戳人?”

    “不是我戳人,是事实戳人。”

    许成军又剥了颗栗子,“他们流血,不就是为了这个‘金灿灿’?我没写口号,就写孩子眼里的高铁、飞机,写他们没见过的日子。”

    “反倒是比喊‘保家卫国’更实在,是吧?”

    李晓琳猛地拍了下桌子,搪瓷杯里的茶水晃出圈:“就是这个理!现在文坛多少稿子,要么哭伤痕,要么喊口号,没几个能像你这样,用小切口写大时代。”

    她翻到刘大牛那段,指着眼眶红了的地方:“你写他在战壕里种野百合,写他缺了颗门牙笑,我读的时候就想,这哪是兵?就是个想活下去的少年。”

    “可他还是冲了。”

    许成军补充道,“这才是英雄——知道怕,知道死,还是要上。”

    李晓琳点点头,又皱起眉:“那你为什么用‘希望’这个孩子的视角?又是科幻,又是奇幻的,不怕人说你‘不务正业’?”

    “怕什么?”许成军笑了,“1979年了,文学也该有点新东西。”

    “希望眼里的 AI、投影,在现在是科幻,可再过几十年就是日常——我写这些,不是瞎编,是告诉读者:英雄们的牺牲,真的换来了更好的未来。”

    “至于奇幻……黑匣子是假的,但‘想跟英雄说话’的心思是真的。”

    李晓琳沉默了会儿,突然抬头:“你知道这稿子要是发出去,会有什么影响吗?”

    许成军没说话,等着她往下说。

    “第一,那些还在死写伤痕的作者,得慌了。原来文学不只有眼泪,还有光。你啊,这些伤痕文学的作者得多恨你啊!”

    “第二,以后写英雄,高大全不流行了。你把英雄写成会疼、会想家的人,读者就不认那些‘神’了。”

    “第三……”

    李晓琳顿了顿,语气沉了些,“国外会知道,中国文学不只有《红高粱》,还有能写出‘家国情怀’又不生硬的作品。”

    “许成军,你这《希望的信匣子》,用的是巴赫金的复调叙事吧?”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时代1979!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deshidai19790/read/97/19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