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只有顿河知道 (2/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质疑,证明自己并非代笔。

    “可即使这样,对他代笔的指控也依然没停过。直到他死,身上的冤屈也没有洗清。

    “文学实在是苦,太苦了。它不像数学,1就是1,2就是2,也不像物理,可以做实验。它无法自证,只能用心去接近,让知音来听弦意。

    “我们的群众在审美教育上还欠引导,他们对于文学没有判断能力,发言全靠偏见和仇恨。在诱导下,他们会盲目冲动,这会毁了文学的讨论环境。

    “自从某位同侪在网上火了之后,我看到无数对文协、对前辈作家的侮辱和咒骂。前辈高风亮节,不愿意回应,也无法自证,反倒让无耻者窃取了流量。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没人在乎真相,实在是文学和时代的双重悲哀。”

    萧梦吟缓慢地偏过头,偷偷看向王子虚。

    他面无表情,眼神空洞,仿佛庄蝶不点名批评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别的什么人。但她接着一低头,马上吓了一跳:

    王子虚的拳头捏得像一团缠紧的胶带,白一块红一块,指关节嶙峋着凸起来,像露出海面的石头。仿佛下一秒就要挥拳胖揍某人。

    肖洛霍夫的“代笔门”是一桩公案,虽然如今无人提起,但当年可是闹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

    王子虚读过所有诺奖作者的作品,连带着对他们的生平也了解过许多,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实际上,肖的代笔事件直到今天也没有确凿定论。为了这事,苏联还成立了一个调查小组彻查,最后得出他没有代笔的结论。

    可这样也无济于事,因为民众认为,这是上头在“保他”。

    从1926年至1933年的4年间,肖洛霍夫平均每年收到一千封诅咒、咒骂、指控他的信件。同为作家同事的索尔仁尼琴更是跳出来指控,说他窃取了另外一个作家克留科夫的手稿。

    要说证明,肖洛霍夫从1929年到1940年,花了足足14年呕心沥血完成这部书,已经足以自己证明并不是代笔。可舆论不管这些。

    一直到了70年代,都有很多跳出来“实锤”他的,每个说辞都不一样,总之他必须是代笔,就算不是代笔,也是别人写的。

    因为肖洛霍夫是斯大林钦定的“自己人”,是苏联文学界的标志人物,正面典型,在内部斗争、冷战等时局交织影响下,每个人都各执一词。

    于是,时代的痛苦,变成了肖洛霍夫个人的悲伤。他终其一生,都没有洗清“代笔”的嫌疑。

    肖洛霍夫越到后期越意识到,作家无法自证。他无法通过写作来证明自己,保证他地位的,是他手中的权力,是领导人的撑腰。

    所以,他越发地贪恋权力,为了保住自己的特权,表现越来越激进。他的友人叹息:“米哈伊尔(肖洛霍夫)杀死了自己的一部分,为了证明另一部分的清白。”

    总之,这场风波毁掉了他,他后来再也没有写出《静静的顿河》同级别的作品。

    直到1999年,《静静的顿河》原始手稿被找到,保藏于肖洛霍夫亲戚家的阁楼上,经过鉴定,字迹属实,年代确定,说明他的确没有代笔。可他那个时候已经死了有20年了。

    可即使有这样的证据,也依然可以继续质疑:有手稿就一定能证明没代笔吗?为什么他当时没有拿出来?为什么手稿会流落到亲戚家?有没有可能是俄罗斯人伪造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不是文豪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bushiwenhao/read/97/27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