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了好奇:“你们昨天晚上,就没看那个东京市电视台的《南岛阿风和他的爱犬》吗?我听说,那个神木俊介,在里面可帅了!我们班好多女生,都快为他疯了!”
“神木俊介?”那两个女孩闻言,相互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露出了一个充满了不屑的表情。
“帅是挺帅的,就是……有点油腻。”美咲撇了撇嘴,那声音里,带着一丝属于年轻人的,最直接的鄙夷:“而且,你不觉得,他演戏,总是一副‘快来看我有多帅’的表情吗?看得我……我尴尬癌都快犯了。”
“没错!没错!”另一个女孩也跟着附和:“我还是更喜欢《深夜食堂》里那个,沉默寡言,脸上带着刀疤,却又无比温柔的老板!那才是真正的男人啊!那种充满了故事感的成熟魅力,简直是……是致命的毒药!”
“是啊!是啊!我昨天晚上做梦,都梦到他了!梦到他为我,做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猫饭!”
“哇——!你好幸福啊!”
……
这份自发的,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讨论,如同一场无声的春雨,润物无声地,渗透到了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而那些真正能够引导舆论走向的权威媒体,也终于在这份汹涌的民意面前,放下了所有的矜持与算计,发出了自己最真实的声音。
《朝日新闻》的社会观察版,一改往日的严肃,用了一种近乎于散文的笔触,刊登了一篇题为《一碗茶泡饭,慰藉一座城的孤独》的文章。
“……昨夜,当《深夜食堂》的片头曲响起时,我们或许并未意识到,一个全新的‘都市寓言’,正在悄然诞生。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激烈的冲突,它只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深夜里,依旧无法安眠的,最普通的灵魂。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身份是黑道大哥,还是失意歌手,无论你面临的是人生的十字路口,还是情感的死胡同,总有一盏灯,在为你而亮。总有一碗饭,在等你回家。这份看似简单的慰藉,在这个日益原子化的现代社会中,显得如此珍贵,也如此……奢侈。野原广志,这位年轻的‘文化怪物’,他再次用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为我们这个时代,精准地,把了一次脉。他开出的,是一剂,最温柔,也最有效的……良药。”
甚至连一向只关注经济与产业的《霓虹经济新闻》,也在其文化产业观察的专栏里,罕见地,用大篇幅的版面,报道了这部电视剧。
【从“秋田犬经济”到“深夜食堂效应”:野原广志如何用“情感消费”重塑文化产业新格局?】
“……如果说,《忠犬八公物语》的成功,是野原广志,对‘忠诚’与‘守护’这两种传统情感的现代化包装与再营销。那么,《深夜食堂》的火爆,则是他,对‘孤独’与‘治愈’这两种,更加普世,也更加私密的现代都市情感的,一次,更加精准的商业化变现。他不仅仅是创造了一部电视剧,他更是创造了一个,可以无限延伸的,充满了商业潜力的‘IP生态’。从电视剧的收视率,到漫画的销量,从片头曲的下载量,到实体店的‘朝圣’人潮……每一个环节,都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他向我们证明了,最高明的商业,不是贩卖商品,而是……贩卖情感。而他,无疑是这个时代,最懂得如何贩卖情感的……大师。”
这份铺天盖地的发自真心的赞美,与前一天那些用金钱堆砌出来的充满了浮华气息的通稿,形成了鲜明而又充满了讽刺的对比。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在开始的第一天,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野原广志,这个年轻的“文化怪物”,他甚至不需要亲自下场,便已经用他那无可匹敌的才华,将那个,看似来势汹汹的新生对手,彻彻底底地碾成了齑粉!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