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该起义时,就必须起义!!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sp;  “当年建文帝也正是将我们家逼上了绝路,才迫不得已发动靖难之役。”

    汉王朱高煦突然开口,他的声音如雷贯耳。

    他的脾气和朱棣一脉相传。

    看完扶苏的原版视频后,他心中的怒火几乎要爆发出来。

    反正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因一封赐死诏书就束手就擒。

    该起义时,就必须起义!

    什么靖难、清君侧,这些都不过是表面文章,实际上不就是谋反吗?

    站在一旁的狂妄居士没有言语,只是微笑着看着自己的父亲。

    朱棣的眼神锐利,扫过眼前的三位儿子。

    然后他再一次看向天幕,心中不禁长叹。

    对于太子之位,他心中充满了忧虑。

    只要自己一离开京城,太子就得临时监国。

    长子监国已有十余年,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稳重严谨,无丝毫懈怠。

    他的能力一直得到百官们的赞誉。

    朱棣对长子十分信任。

    如果长子能够继位,大明必定会迎来一个贤明的君主。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有一个优秀的孙子,朱瞻基!

    自从朱瞻基年幼时便由他亲自培养,这位圣孙坚定了他当年发动靖难的决心。

    如果长子能顺利继位,那么至少三代皇帝都不会出现昏庸之辈。

    然而,问题在于,老二和老三并不会轻易接受这种安排。

    老二的性格完全继承了自己的脾气。

    而老二和老三长期在外征战,在军中拥有极高的威望。

    尤其是老二——汉王朱高煦。

    如果他想起义,揭竿而起,必然会有许多将领响应。

    到时,长子该如何应对?

    难道再来一场靖难之役?

    无论最终谁胜谁负,这对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损失。

    作为靖难之役的亲历者,朱棣比任何人都明白其中的代价。

    国家动荡,百姓疾苦。

    但如果把皇位传给老二,问题同样不少。

    那些文官集团,如何能心甘情愿让武功卓著的老二继位?

    朝堂是否会动荡不安?

    老二是否会如他一样,迷恋征战与用兵?

    这种局面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显然不利。

    虽然朱棣热衷于征战四方,但他清楚,接下来的几十年,需要的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刷短视频,帝王集体破防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o0shuaduanshipin0diwangjitipofangliao0/read/97/371.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