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他注意到了,奶奶的精神状态挺好。
身为烈士家属,享受着不少补贴,再加上他自己每年从部队寄回来的一些津贴。
但一个单身老人独自生活,总是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他了解到,奶奶的饮食起居、购买日常用品以及看病买药这些事情,全都是由何雨柱一手操办的。
当然,住在隔壁的娄晓娥也为奶奶帮了很多忙,这些人情债,他是必须要回报的。
另外,那位喜欢和稀泥、小事糊里糊涂的一大爷,对奶奶的生活也提供了不少照顾。
想到这些,夏正烦恼地擦了擦脸。
这一举动被周围的大妈们看见,误以为他是因害羞,而做出的动作。
“夏正啊,你放心,我们肯定会帮你把婚姻大事放在心上的!“
夏正听了哑口无言,瞥了一眼这些热心肠的媒婆大妈们,赶忙出声谢绝。
毕竟,她们心目中的好儿媳人选,竟然是屁股大、能生男孩的标准,这不是坑人吗!
自从大妈们看到夏正身上那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军功章之后,便开始心里打着小九九。
盘算自家亲戚朋友中,是否有合适的人选介绍给他。
以夏正这样的家庭背景和自身能力来看,他的前途无可限量。
如果谁能成功牵线搭桥,别说媒婆能得到的好处。
仅仅是跟夏正建立起关系,那也将带来极大的好处。
于是,即使夏正已经明确拒绝了,她们也只是认为小伙子害羞。
都不再提起此事,一切都在无声之中。
看时间已晚,大妈们赶忙起身回家准备晚饭。
看到大妈们都离开了,夏正不禁松了一口气。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邻里之间,他又能怎么样呢?
一想到接下来会有络绎不绝的、五大三粗的女汉子来跟他相亲,夏正就不禁打了个寒颤。
回到屋内,夏正看到满脸慈祥笑容的奶奶。
老奶奶的眼里满是自豪与悲伤,显然她想起了牺牲的丈夫和儿子、儿媳。
四年前,她得知夏正背着她偷偷去参军时,仿佛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对于丈夫和儿子、儿媳的牺牲,她能够面对。
但如果有一天夏正也牺牲了,她还能承受得住吗?
感受到奶奶复杂的心情,夏正不禁轻轻地握住奶奶干瘦的双手。
“对不起奶奶,当年我不该……”
“别说了,小正,奶奶都知道,都知道,没有国家,哪来的家啊!“
老奶奶说着说着又哽咽起来,刚才看着那些军功章,她心里像刀绞一样难受。
那些都是她的孙子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啊!
特别是那一等功,虽然夏正没明说,但她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一等功,有几个,是从战场上完完整整回来的?
“行了行了,奶奶,别哭了,我以后再也不走了,就留在这里。
我要伺候您直到您一百岁,您还得帮我带重孙子呢!”
夏正蹲下身,轻拍着奶奶的手背。
老太太听到“重孙子”这个词,愣了一下,立刻止住了眼泪,目不转睛地看着夏正。
“嗯,说得对啊,小夏,你今年也是二十二啦,确实应该考虑成家立业了。
大妈她们讲得没错,明天开始,我得好好跟她们念叨念叨。
我孙子媳妇这事儿,她们可得多操点儿心!”
听到这话,夏正心里暗暗苦笑,那就权当是为了哄奶奶高兴吧。
想到未来可能没完没了的相亲,他抬起脑袋,一脸无语。
奶奶想着今后的好光景,心情也随之好转。
此刻却显得有些害羞,转身偷偷抹去了眼角的泪花。
看见奶奶这般孩子气的举动,夏正不禁无声地笑了笑。
随后,他熟练地从那只大红木箱中,找出自己的床铺用品。
那厚厚的棉被丝毫没有发霉的味道,显然是奶奶常拿到外面晾晒,时刻准备着他回家使用。
他的床位就设在堂屋的一角,拉开布帘,将床铺整理好,又从床底翻出了闲置已久的炭盆。
虽然堂屋里有个煤炉,但奶奶一贯节俭,并不在自己屋里生火盆取暖。
尽管已是三月,但京城的夜里气温依旧在零度以下,这个时节还会偶尔飘起雪花。
奶奶年事已高,身体虚弱,这么冷的天气对她来说可不是件易挨的事。
于是夏正出门,寻到堆放在自家角落里的木柴和煤饼。
很快便点燃了炭盆中的煤饼,将其安置在奶奶的房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