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他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考察团里,不全是唱赞歌的。里面有的是火眼金睛的经济老专家,有的是一辈子搞政策研究的老干部!”
“他们会看不出这一点?会看不出这‘绿藤模式’背后,资本的霸道和技术监控的巨大隐患?”
心腹的眼睛亮了。
“部长的意思是……”
“光我们看出来没用,得让京城的人,也‘看’出来!”
钱天立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他回到办公桌前,拿起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开始一个一个地拨号。
电话那头,都是他在京城经营多年的老关系,老同学。
有在国家级智库工作的著名学者,也有在关键部委担任不大不小职务的官员。
这些人,大多思想偏向保守,对这种激进的、带有浓厚资本色彩的改革模式,天然抱有警惕。
“老同学啊,最近汉东出了个‘绿藤模式’,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
“是啊是啊,表面上看,数据非常亮眼。但是啊,我身在其中,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
“资本的力量太可怕了,简直是予取予求,地方政府完全成了附庸。这不是引狼入室吗?”
“还有那个‘数字政府’,听着好听,实际上就是技术极权!把我们所有干部都当贼一样防着,哪还有心思干工作?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一时间,京城里,一股针对“绿藤模式”的暗流,开始悄然涌动。
在考察团正式出发前,关于它的争议,已经在一部分特定的圈子里,悄然发酵。
有人盛赞其雷霆万钧的高效。
就有人开始质疑其“资本干政”的危险倾向,以及“技术极权”对个人隐私和政治生态的潜在破坏。
山雨欲来风满楼。
……
对于这一切,身在绿藤的祁同伟,在考察团抵达的前两天,只做了一件事。
他召集了“数字政府”系统的技术负责人。
“将我们系统的所有后台数据接口,向考察团无条件开放。”
技术负责人大惊失色。
“祁顾问,这……这怎么行!后台数据是我们最核心的机密,万一……”
“没有万一。”祁同伟打断了他。
他看着窗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数据里。这比任何华丽的报告,都更有说服力。”
他转过头,看着满脸担忧的下属们,笑了笑。
“让他们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