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同道中人点了一个赞。
他现在正是“年少有为开奥迪、裤子不用自己提”的年纪,有个金刚不坏的肾,用处可太大了——
忘了说了,蓝星同样有奥迪。
从融合原主的记忆来看,蓝星整体的历史脉络和地理区划几乎和地球没什么两样。
没有什么高武异能。
也没有废土末世的苗头。
更没有宠物小精灵。
唯一有区别的是文化领域。
至于为什么原主记得这么清楚,一方面是他才高考完不久,正处于人生学识巅峰的状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溯源华夏上下五千年,延推赤中陆海百千万,能画细胞图,能解方程式,外能说英语,内能修古文...
另一方面是原主作为一个乖宝宝型煤二代,没什么别的兴趣爱好,只喜欢宅在家里刷刷剧、看看片,听听音乐之类的。
或许是因为系统扇了一下蝴蝶的翅膀,蓝星删没了地球八十年代后的那些大家著作、名导巨星。
不过和地球一样类似的社会、思想发展历程,让它必然也产生了不少文化经典。
只是同样的,和地球一样,进入到新世纪的二十年代,蓝星文娱界也陷入到了一种大杂烩的状态——
预制爆剧、资本丑娃、文盲顶流、审美降级、狗血剧情......他们拍出来的电视剧、电影等不需要观众,直接就能大火、大爆、大赚。
这也是为什么原主在街头随机采访时,噼里啪啦的喷了一顿现在的内娱。
想到这儿,林学在某音上搜了一下最近几年的年度爆剧和票房冠军的切片,看了起来。
半晌。
“这特么拍的什么逼玩意?”
难怪原主的记忆里没有近十年的文艺作品的映像,因为看这些玩意就相当于在强奸自己的眼睛。
在林学整理记忆的时候,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
“林学,你快看微博。”
“厕所,狗都不——”
林学的话还没说完,另一名室友张维风就将手机递了过来。
微博热搜上明晃晃的词条#街边采访男大学生,真实身份#怼到了他的眼前。
“让我看一下。”
林学接过手机,点进了那个热搜词条。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营销号发了自己的姓名、大学、专业,还有高中学校、照片,社交账号、联系方式...以及家庭信息。
“这些人还真是神通广大啊,这么快就把我给挖出来了?”
这话有点儿怪怪的。
听着像是一群孙子,把爷爷给挖出来了一样。
只不过,评论区的风向可能和营销号博主,以及那些饭圈粉们预想的不太一样,吃瓜群众、路人网友的注意力直接歪到了林学的家庭身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