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因为苏联还在,混乱只是一时的。”
好吧!看来老大哥的解体,确实是震惊了半个地球。就算是身处其中的人自己,当初也觉得不可能。
二号,张俪做产检。她怀孕已经有三个月,这是她孕期内的第一次正式产检。
一大清早,余切就驱车过来。
协和医院替她办理了档案,从上到下检查了个遍。这会儿的产检本来十分简单,因为许多医生并不会看B超——大部分后世熟知的项目,要到九十年代前期才逐渐增加起来。
可协和医院太先进,余切提前感受到了起码十年后才有的复杂产检流程。孕检当中有一项是“唐筛”,用于检查婴儿是否染色体异常,是否存在基因缺陷……这项技术本来是四年前才在美国实验室里面诞生。
因为沃森的缘故,协和医院恰巧成了全中国最早引入这项检查的中国医院。
院长顾方舟特地来和余切解释:“这项技术堪比‘糖丸’,大规模生产后成本并不高,中国的孩子又能提前避免一项可能存在的缺陷。”
“沃森也成糖丸爷爷了?”
顾方舟笑道:“怎么不能是?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一个年级里面,总有那么几个得脑膜炎的、或是小儿麻痹症的,或者是唐氏儿……再过二十年,这种现象就会逐渐消失了。沃森是有功劳的。”
顾方舟和余切回忆起当年的“春雨行动”。
这项慈善活动,在当年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参与者都受到了极大的社会赞誉。顾方舟因此被提拔为院士,又在今年当选英国的外籍院士。
“联合国成立了一个第三世界科学院,有消息说,我也有机会评个院士。那时候我是个教授,你是个学生和作家,现在我升了一级,你升了好多级。”
“我在英国访问时,他们那边的人问我,说我找到了一条快速打造名声的好路径,现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名人们,也在模仿我们……其实,我们的初心都是好的。”
余切也很感慨。
在国内,“春雨行动”和“融冰之旅”是他生平最骄傲的事情之一。仅这两件事情,就足以奠定他作为文人的历史地位。
大部分民众在一生中,不会长期的阅读。他们对于一个作家地位的评判,并不是根据他们的作品,而是根据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来评判。
顾方舟今年已经61岁,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他已经该准备退休了。
余切问他有没有什么遗憾?
顾方舟回答他,他的遗憾就是怕活不到九十年代中叶。这个时间点是“脊髓灰质炎”全面被清除的时间点。
“联合国有个仪式……如果一个国家彻底清除了脊髓灰质炎,就会在名单里签上中国,目前这上面只有一些富裕的北欧小国,还远远看不到我们。”
作为最早的倡议者和糖丸研发者,顾方舟希望自己不要错过那一刻。因为自五十年代以来,他的半辈子都在做这件事情。
余切感觉这像是另一种“朝闻道”。
沃森这种恶人,恐怕也是基于这种观念,才不惜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去赌博吧!
在另一边的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