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最后一个文豪(二)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来越方便,直到跨过了那个平衡点,超过人类的接受容量,到那时……”

    余切没有说完,但是观众们都明白。到那时候,传媒就起了反作用了,由于读者光是处理自己领域的信息就快要大脑超载,自然很难花时间看传统文学。

    “这是最美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角谷美智子畅想着那个时代。

    访谈吸引了全世界约一点二亿人观看,直播的观众数量达到七千万人。

    这直白的表现了余切的人气,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级作家。

    BBC当机立断,要拍摄一部约四十分钟的哥伦比亚纪录片,用于介绍余切的文学之路。他们派出记者前往中国,在去到余切的家乡万县时,BBC希望余切能为节目录一个开场白。

    余切的确录制了,他一开口就是:“万县上一次迎来这么多英国人,是震惊中外的九五惨案,英国的军舰炮轰万县,造成六百多人死亡……”

    节目组都傻眼了,这不是我想要录制的东西!一个人站出来说:“余教授,这件事情也许震惊了中国人,但并没有震惊英国人。因此,算不上震惊中外。”

    余切道:“我很快就可以让它震惊英国人!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

    “为什么你对我们抱有这么大的敌意?余先生,我们尊重您,您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可你胸中总有一股燃烧不尽的烈火,这种烈火是否有一天会焚烧到你自己?”

    余切反而笑了:“你既然要介绍我的文学之路,你就要讲我为什么是个民族主义者,我不是生下来就是这样,我正是因为成长了,知道了历史,我才选择成为一名民族主义者。”

    “如果这里面有一种烈火,那也是我主动引来的烈火。我还要告诉你,要么录制完全,要么就不要录制,这是我的态度。”

    最后节目组扛着压力,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这一惨案,在余切肯定后才进行下一步。因为他们做节目要做出深度,就必须从那些影响到余切思维的细微事情中探讨,逐渐向观众说明:

    你所看到的这个余切,他为何是这样的人?

    如余切所说,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开的,是影响他思维方式的关键记忆之一。

    “余老师太受欢迎了!他最近的访谈收视率都很好!”随访的邵琦感慨。

    刘祥成分析说:“其实这些观众里面,海外华人观众占了数百万。国内更不知道有多少!余教授的主要舞台还是在他的同胞这里,他们可以不计代价的支持余切,就像一种文学上的集会运动一样。”

    在任何主要的城市,余切都能遇到呼唤他名字的华人,无分年龄,没有职业差别……他们大多自发的尊重余切。

    随访的邵琦、刘祥成两人积累了很多素材。

    “余切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喜欢,他是人民艺术家。”邵琦说。

    刘祥成依旧是从宗教领域来讲这件事情:“当年披头士英国一演出就是万人空巷,约翰列侬说,他比上帝还要受欢迎,我从前以为是夸大,现在我知道是真的。”

    上帝?

    邵琦忽然说:“这句话我听过,我在哪听过……在哪呢?”

    “请你务必要想起来!”刘祥成激动道。

    “对了!”邵琦说,“我想起来了。余切在看你那幅《世纪之握》照片构图时,说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83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83/read/97/4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