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商代的各项发展,已经有了长足进步,这就是肯定的了。
因此,商大于等于罗马。
纣王是人类,尼禄是类人。
胡后宣是这个意思。
胡后宣由此开启了论战,对同在沪市的吴则批判道:“吴氏甲骨学的素养太差,对荒谬的解释每每不辨是非,只能辗转抄录,将错就错。”
“只有史观,没有正确的史料,那只是没有根据的一种空想。”
他认为同为教授的吴则鬼话连篇,胡说八道。
吴则招架不住,只好在书出版三年后修订一番,相当于认输了。这成为吴则的个人学术黑历史。
事情过了三十年,后来再有人采访胡后宣,发现胡后宣还在关注当年的事情。对吴则改了什么,没有改什么很清楚,说起来头头是道。
所以说,胡后宣怎么可能“量甲骨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呢?
他也是个睚眦必报的人。
于是,大会的财神爷索要甲骨文;大会的执行人也索要甲骨文。大家只能看着他们办下去。
干部们知道事情无法改变,只好找到那三个本地研究员:“你们向余切道歉去吧,说不定还有转机。”
研究员觉得很不公平,怎么所有人都在替余切说话?
他甚至都没出面,从胡后宣,从周顾成,从那些没有原则的美国赞助商……他们纷纷和自己撇清关系。简直没有王法了。
研究员反倒劝干部们不要被吓倒了:“我要写信,我要检举。如果他们因为发言索取甲骨文碎片,得罪了国外教授,他们就是我们学术界的罪人!”
“今天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
话是这么说的,很硬气,三个人中却出了一个叛徒,有一个人找余切认错去了。
陈东杰亲眼见到了这件事情。当时,陈东杰正在陪余切吃饭。
余切一听这个人来道歉的,问清楚这个人的名字后,立刻说:“我原谅你了。”
这人问:“那我还有机会去美国吗?”
余切摇头:“不可能。你毕竟公开反对过我和胡老师,能不能赴美,是我们来写推荐信的。我怎么可能给你写推荐信呢?”
这算哪门子的原谅?
哦,原谅了一半,不完全原谅。
那其他两个,岂不是在家乡的会议都参加不了?太霸道了吧!
结果,真是这样!
到第二天早上,三位反对者从宾馆出发来到会议现场,只有昨晚上认错的那个被放进去了。
另外两个已经被取消了名额。
哈珀也是有话可以讲的:“在我们的赞助条约中,有这方面的规定……我们有权决定什么人可以来,什么人不可以来,我们随时保留撤资的权利。”
“当然,这都是合理合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