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他们为何而来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古派的猜忌嘲弄、外国传教士的疯狂倒卖、八国联军的野蛮入侵等脉络,表现甲骨文之父王懿荣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

    目前,这部电视剧还未上映,央台预计在七月份才上映,也就是说在《红楼梦》之后。

    放映电视的是一个小黑屋,挤进来了几十个同志,因为人数太多,从招待所借来了一些不占地方的小型板凳。参会者大多是教授和学者型官员,有的白发苍苍,却挤在不到四十公分的木质小凳上。

    胡后宣有个学生叫秋希贵,此人是燕大中文系的教授,今年已五十多岁,和余切一起坐长条板凳。

    他是主动来找余切的。

    因为燕大有个传闻,余切毕业后未必要做经济学的老师,有可能加入文学院或是兼任。

    余切帮胡岱光代课这个事情,点醒了燕大的教学圈。距离余切任教的时间,已经不长了。

    余切本科读得短,硕士读得短,博士两三年毕业也是可能的。因财政恶化,丁校长在燕大搞“末位淘汰制”刺激到了各学院,季线林都能被勒令退休。

    他们发觉,世上没有什么是稳定的,只有像余切这样,能稳定拉来国内外资源的能人,才是背后的财神爷。

    秋希贵对余切很客气。他道:“余老师,我听人说,你将来未必做经济学学者,我们文学院是很期待你来的。”

    “我给你透个底,只要你来,你就能做教授。实在是没有名额了,我个人退位让贤也是可以的。”

    燕大当时的政策是,博士毕业后要做博士后几年,产出关键成果后,经过评议会审定才做教授。

    个别成果极为重大的,可以立刻破格提拔为教授。

    因此秋希贵敢讲这句话,他相信经济学院不可能有这种魄力。

    在大学,教授和讲师之间简直是天壤之别。诗人查海生事业发展不利,被高干子弟的女朋友甩了,致使他抑郁发作。他是普通讲师,如果他是二十多岁的年轻教授,那便是人中龙凤,不可能被嫌弃事业。

    余切自然没有跳槽的想法。

    但他很好奇:“秋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将来要留校?谁告诉你的?”

    秋希贵道:“说来惭愧,我是从水木的老师听来的。因为你常常说,你要到水木大学去,我们以为你在经济学院受了委屈。”

    “你看着吧!很快,水木大学的同事也会来问你!”

    这可是天大的误会。

    我有罪,我渣了水木大学。

    余切笑道:“其他的我不敢打包票,但是去水木大学,那肯定是我开玩笑的。”

    随后,众人都被电视剧《甲骨魂》所吸引。

    余切上辈子没听说过这电视剧,现在看起来也津津有味。

    八十年代的主旋律。

    银幕的光照射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当看到王懿荣确切的证明,那些熬中药的龟甲就是一种古代文字时,全场参会者都忍不住欢呼。

    看到八国联军侵华,小小的甲骨文被拿去四处倒卖,散落全世界各地时,所有人都屏声静息,心里十分压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83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83/read/97/4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