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切还挺得意。
再放手让俩徒弟发挥,这下就都受不了了。
本来厨艺就差点意思,还往坏了整,自然不好吃。
余切道:“你俩都是有文化的人,民间偏方别信。”
“孩子都是缘分来的,林徽因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看过吗?那不是情诗,那是说孩子,就像是四月的天一样多变。”
这话陈小旭听了觉得没什么,张俪听了后很不是滋味。
张俪一直有读书的想法。她十来岁就进了文工团,之后虽然用功学习,却在大学教育体系之外。而自己的丈夫却是个燕大的硕士——快博士了。
她思来想去,认为过两年可以去读个书。
余切赞成这事儿。
林一夫的老婆带俩孩子,一直读到了博士,绝对不耽误。
美国的博士还是厉害的,质量在线。
只要不学工科折腾自己,绝对没问题。
为了给张俪取经,余切约林一夫见面。林一夫闻言道:“我可以介绍她去芝加哥大学读书。”
“芝大也承认中国的文工团学历?”
“这都可以操作。余切,这都可以谈。其实你读燕大博士也浪费了,舒尔茨说,你完全可以获得荣誉博士学位。”
“我可不是胡适之,我起码得真读个博士,再好意思受那些个荣誉博士。”
“那么,宾州爱丁保罗大学?我爱人的学校。”
“太远了,没道理。最好是就在家里面,顺便读个书。”
林一夫终于明白了。
这是给自己老婆找个事儿干,省的天天想东想西。
“京城不少学校可以去,但她得自己考。”
“没问题,张俪真的很聪明。她肯定知道怎么做。”
余切送了林一夫和舒尔茨很特别的礼物:印有三星堆“太阳”符号的两枚铜制瓶盖,以及《地铁》英文书。
这是《地铁》的典藏版,出自哈珀的高端书库,限量发行一万册,售价高达六十到八十美金一本,不同批次的价格还不一样。
四月,西语届最高文学奖塞万提斯奖即将颁布,因去年没有可以和《2666》相媲美的佳作,余切的获奖可能性很高。
这将是余切迄今为止获得过的最高奖项,因为这涉及到全世界说西葡语的数亿人。从以往来看,获奖者的书会像“香肠一样热卖,出现在街头”。
跟拍余切的记者刘祥成因《世纪之握》照片,也是普利策新闻奖的热门人选,颁奖时间同样在四月。
这就是说,余切送的书很贵。
“这书很贵,是字面意思,这两个瓶盖已炒作成天价,像你们中国的邮票一样。”
舒尔茨拿到余切的礼物后很高兴,里里外外的翻看那两个特殊的瓶盖。
余切是这种流行文化的缔造者,那种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