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芝加哥演讲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你说得对。”那人楞了一下道。

    四方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纽约时报》的角谷美智子先发问了,她问的是余切。

    “我从1985年就开始关注你。当时你提出了‘核废土’的主张,你说如果世界大战,世界并不会毁灭,毁灭的是人类。你还对日本的经济泡沫提出过预言,尽管那还没有实现……这是不是说,你是个很理性的人,对人类的发展你是悲观的。”

    角谷美智子补充道:“你的身份也很多,我其实讨厌这样的人。打猎,运动迷,好斗,纪实作家……哪一个是你?这是否存在一些夸大化的表演,因为你知道西方社会喜欢这样的人。”

    这确实是一个现象。

    美国人更喜欢此类作家。这种人不是靠“勤能补拙”来写,而是在众多的特长之下,仿佛“轻松写意”的写出洞察人心的巨著。

    到底是为何有这样的文化差异?

    也许是宗教的影响,他们认为“上帝给你的是你本来的天赋”,如果你把事情搞得特别辛苦,那么你便没有这种天赋,你却偏要努力,可见你是不敬上帝的。

    “你其实问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我是否对人类感到悲观?我不感到悲观。我只是希望人类摆正自己的位置,这其实是一种浪漫的乐观,像《地铁》的结尾那样,大不了都重新来过,这不是什么大事。”

    “因此,投降的人不是我的读者。”

    “第二个,日本是否会泡沫破灭?会的,只是时候未到。”

    余切每句话都是猛料。

    《时代周刊》的刘祥成最近因拍摄“中导谈判”前去冰岛了,这使得他错失了在芝加哥大学发生的对话。

    邵琦却在这,她情不自禁抬起头,看着余切舌战群儒。

    专业记者的素养,促使她要把余切的所有话记下来,但那好像不需要特别的用心,因为她已经忘记了角谷美智子问的什么,却清楚的记得余切讲的每一句话。

    余切呼吸的时候,这里的人就会呼吸;余切笑起来的时候,这里的人也会大笑。

    到底人们真的认识眼前的余切吗?

    还是他们看到了想象中的余切走到了现实当中来。

    这是由媒体,他自己的和传奇故事共同塑造的集合,一个叫“余切”的现象。

    据说乔公访美时,很快受到难以置信的欢迎。在这已可见一斑。

    “第三个问题!”余切伸出手指头。

    他想要到此结束争论。

    余切说:“好的人不会扮演某种受人喜欢的角色,你恰恰搞错了,正因为我是这样的人,你才以为大家认可这样的角色。”

    角古美智子一下被说的发愣。

    先有喜欢,再去找的理由来支撑喜欢?

    中国笔会的会长是巴老,而美国笔会的会长是诺曼·梅勒。此君是工科毕业,学的空间飞行技术,当了四年美国大兵,打满太平洋战役。

    结了六次婚,很多私生子,负债累累、酗酒吸毒,对政界要人和女明星口嗨,替杀人犯辩护。

    然而,他被认为是“美国良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83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83/read/97/46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