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刘一民:“这个奖我领的次数太多了!”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中国现代文学馆是1985年开馆,是集图书馆、资料馆、博物馆于一身。

    这一想法来源于巴金,巴金则是因为在日本访问期间,日本人寻求巴金先生的手稿放在日本现代文学馆,巴金先生忽然意识到文学资料的重要性,婉拒了日本人的请求。

    回到中国后,就号召作协负起责,建立一所中国现代文学馆,既当图书馆,又可以收藏中国作家的手迹、信件等资料。

    这里原址是万寿寺,花了150万元修缮的。后来随着资料越来越多放不下了,于是在九十年代斥资九千多万修建了新馆。

    刘一民和曹禹、巴金一起走进会场,以前曹禹不来可以,但是以后要负责文联整体工作,作协的事情他就不得不出席。

    巴金是评奖委员会主任,另一方面,他这次来到燕京,更多的是想要跟赴拉美作家代表团交流一下。

    走进万寿寺,古色古香的气息扑面而来,一百五十万的修缮资金还是太少。门口挂着横幅、铺着红地毯,作协招待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门口做着招待工作。

    走到会场门口,曹禹和巴金看了刘一民一眼,刘一民微微颔首走向下面的席位。

    “一民同志,欢迎你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建馆之后,这还是你第一次过来。”跟刘一民一起出访过的孔罗荪热情地朝着刘一民伸出双手,孔罗荪目前是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长。

    刘一民夸奖道:“老孔同志,你们现代文学馆建的不错。”

    “以后啊,希望这里有一个一民同志专馆,专门向外面展示你的文学成就,到时候你可得多多捐献点资料和信件。”孔罗荪笑道。

    刘一民说道:“哎呀,老孔同志,你哎呀,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一定会捐一些资料。只是,先紧着老同志们来。”

    孔罗荪瞥了刘一民一眼,立马正色道:“一民同志,我们可是完全按照个人成就来的,绝对不掺杂任何人情世故。”

    “老孔同志,我明白,我明白。”

    刘一民笑着握手告别,走向自己的座位,旁边坐着的作家是李凖,他的获奖作品是《黄河东流去》。

    “一民同志,快坐。”李凖还以为刘一民过来晚了,等看到他跟巴金和曹禹一起出现后,才反应过来。

    “李凖同志,咱们是老朋友了,不用客气。这次咱们前往拉美,还要和衷共济。”

    “一民,自不必说,我定然配合你这个副团长工作。咱们是老乡,你上次前往郑大和河大讲课,豫省文坛的同志们请你吃饭,刚好碰到我调往燕京,要不然咱们早就认识喽。”

    李凖从豫省作协和文联,直接调到了国家作协工作,刘一民在前往作协的时候见到过他,两个人是老乡,但目前没什么深交。

    “哈哈哈,我只是一个副团长!”刘一民笑道。

    坐下之后,李凖一边聊天,一边时不时地看手中的演讲稿,生怕到时候演讲出现问题。

    “一民?你是主讲人,你不看一看?”

    “没事,来前已经看了十几遍了。”

    上午十点,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正式开始,王濛作为文化部的代表坐在曹禹旁边,作协书记汤达成主持会议。

    汤达成做完开场白之后,曹禹代表文联发言,之后再由巴金代表评奖委员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wenhao19780wodegeiwentanshangtangke/read/97/64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