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刘一民开着桑塔纳去了燕大,他没开过这款车,只有自己熟悉了,才能好好的教朱霖。
学校里,燕大的学生已经基本上走光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不回家学生,或者是留学生。
刘一民走进文研所,文研所里的前来培训的老师都还没走,不过一个个也是心不在焉,离家半年,心早已经不在这儿了。
集体办公室里,有人在看书,有人在写论文。不过人群中,刘一民还发现了吴组缃和王瑶的身影。
“吴教授,王教授,你们真是楷模啊,放假了还在这里陪着他们。”刘一民鼓掌笑道。
听到刘一民的声音,所有人都一愣,接着响起鼓掌的声音。
“好了,不用鼓掌,大家都在忙什么呢?”刘一民笑着走进办公室。
吴组缃看着刘一民问道:“我还以为你过年不来文研所了,我和老王放假也没事,就时常过来跟学生们聊聊天,顺便回答一下问题。”
“一民,昨天的报纸我们看了,从美国弄回来的钱,一次比一次多喽。”王瑶笑着将报纸递给了刘一民。
刘一民扫了一眼《燕京晚报》,没怎么看对他的报道,却看到了上面一篇文章,文章写得不怎么样,但是名字很熟悉,叫做颜冠英。
这不是贾队长嘛!这时候的贾队长还没有出道,而是在西单国营洗染店干洗衣工,干了二十多年,单位改制让他看澡堂子,贾队长不干,转型成为了演员。
贾队长不单单是演技过关,在文学上也有造诣。1987年1月份的《燕京晚报》,算是他文学的首作。之后还创作过剧本,获得过一、二等奖,经过一番折腾,在圈子里有点名气。
但他还是洗衣工,并没有当演员的打算。后来进入人艺,是因为人艺韩善续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将他带入了《八旗子弟》的剧组。
贾队长靠着“老天爷赏饭”的脸,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配角,而《地下交通站》里的贾队长一角,无疑是最经典的。
“一民,你在笑什么呢?”吴组缃问道。
“有吗?我没笑啊!”
王瑶说道:“你明明在笑,怎么?觉得这报道写得好?”
“不是,我是觉得这个挺有意思的,瞧,单位是国营洗染店,说明咱们国内各行各业都有喜欢文学的。”刘一民将贾队长这篇文章指给两人看。
吴组缃看了一眼:“这文章平平无奇,读起来无色无味如同白开水,不过要是洗染店的职工,着实难得,说不定假以时日,能写的不错。”
吴组缃和王瑶也是因为刘一民的话才看了几眼,《燕京晚报》在燕京根本排不上号,太好的文章是不会发表在这上面的。
刘一民过来主要是看一眼闫真他们对文研所放假工作的安排,见这群学员心不在焉,刘一民觉得还不如让他们早点回家。
走进办公室,刘一民跟吴组缃和王瑶商量了一下,他们两个都同意刘一民的安排。
吴组缃和王瑶好奇地问了一会儿关于美国之行,约过了一个小时,就离开了文研所,剩下的时间交给刘一民来安排相关工作。
刘一民喊来闫真,询问关于期末考试的相关情况。大二大三的试卷由闫真和刘萍两人批改,闫真将成绩单放在刘一民的桌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