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如今关于邓老的身体状况已经不是秘密,刘一民将自己所知道的内容都告诉了他们。
“身体就一点.”张广年问道。
刘一民摇了摇头:“上级已经向许鹿西教授下达病危通知书了,核辐射这玩意儿,对人的摧残实在是太大了。”
“唉!”
张广年难过地说道:“24年生人,比我还年轻十几岁,天妒英才,不应该啊,不应该啊。”
院子里尽是悲叹的声音,陆陆续续有人站起来离去,等到所有人都走了,喜梅才凑过来问了刘一民几个问题。
下午,谢忠侯再次登门拜访,手里面提着从大栅栏买的烤鸭和灌肠。
“老谢,我以为你都走了?”刘一民惊奇地说道。
算算时间,谢忠侯在燕京待的时间可是超过十天了。
谢忠侯笑着将东西递给了喜梅:“回去也是写,在这儿也是写,我多逗留了几天。我来就是给你告别的,明天我就离开了。”
“怎么样?看了半个月,有什么感触?”刘一民问道。
谢忠侯说道:“大陆好吃的真多,我都快胖三斤了,我什么都想尝一尝,饭菜里都是家乡的味道。离去几十年,这胃还是大陆胃。”
“哈哈哈,你想吃什么,我让喜梅给你做。不会做的,我去大街上给你买。”刘一民拉着他坐在了房檐下的阴凉处。
“不用不用,烤鸭在家里做一做就行。除了吃的,我还真有其他感触,我仔细跟你讲一讲。”
谢忠侯不仅详细了解了大陆目前的政策,还深入到胡同里和工厂进行交流,对整个社会的风貌有了一个较大的了解。
“大陆在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中是很痛苦的。尤其是要平衡各方的利益,这特别难办。我在香江时间比较久,对鹏城的情况也很了解。
国家在改革,个人的思想也在变化,对外国了解的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大陆跟岛上一样,都有很多人想要去美西方工作、生活。一民,我这样说,不冒犯你吧?”
“不冒犯,你说的是实话。这是很难避免的问题,美西方经济发展的好,他们从全世界吸劳动力和人才。”刘一民说道。
谢忠侯见刘一民对这个问题不介意,又讲了不少,他对于这种状况非常担心,觉得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发动机,没了发动机,发展的就慢。
“在历史的大势或者是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前,个人并不起主要作用。人才有走的,肯定也有回来的。就像两岸,没有我刘一民写的文章,对话的窗口也会慢慢出现。
我们没办法留下所有人,能尽量让留下的人或回来的人做好事情,就已经足够了。”
谢忠侯皱眉沉思了一会儿:“说的也对,就算是美国他也留不住自己的所有人才。我看到了邓稼先的报道和你写的那篇,真是一位伟大的人。大陆的国防装备飞速发展,岛上有那么多的钱,当初带走了那么多人,也没搞出什么名堂。”
谢忠侯对于大陆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或者说对大陆人之前常讲的奉献、责任、集体的力量知之甚少。
他是中国人,但已经是偏西式思维的中国人。
“集体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咱们中国的文化一直都是集体主义文化。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北伐,到了后来新中国,集体主义都发挥了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