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没走,跟刘一民坐在办公室单独谈了话。一是对他为燕大赢得外来资金的鼓励,第二则是叶圣陶前几天跟他说的加入人教社语文编委的问题。
“叶老跟我们讲了,教育是国家之本,不能不重视。所以,我们支持你成为人教社的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委会成员。另一方面,我跟部里的同志认为,既然谈到教材的问题,不妨再承担更大的责任。”
“更大的责任?”
“是啊,我明确跟你说了,今年部里准备成立中小学教材评审委员会,这是全国性的评审委员会,主要组成就是由学科专家、教研人员和行政人员。
改革开放了,我们教育部也要对教材、教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亟需像你这种既有文学积累、又有国际视野、立场坚定的同志加入。”教育部副领导看向刘一民:“怎么样?”
“这部门什么时候成立?”
“秋冬季吧,现在正在策划,不过已经得到了部里和上级领导的支持。”
“那我时刻等部里通知。”
“好,一民同志,再见。”教育部副领导起身跟刘一民握了握手,准备离开燕大。
第二天一早,整个燕大张灯结彩的忙碌了起来,凌晨校园里就打扫过一遍,并且洒了一遍水。
刘一民骑着摩托车进入燕大,校园里一股清晨水汽扑面而来。陈立人捐赠五十万美元的横幅高高挂起,学校的学生搬着板凳往操场集合。
刘一民将摩托车直接停到招待所,走进去找到正准备整装待发的陈立人。
“陈董,你这一身西装精神呐。”
陈立人浅蓝色西装、红色领带扎的紧紧实实。
“一民,你叫我老陈吧,别陈董陈董的,生分。以后我准备成立个教育基金会,咱们少不得要打交道。”陈立人在镜子前打理了一下头发,看到整个人十分显精神才准备出发。
刘一民和陈立人走出招待所,学校接待队伍赶来汇合,一行人先在学校会议室集中等了一会,等到学生集合的差不多,一群人才带着陈立人走向操场。
清晨阳光夹杂着水汽,操场上的师生整体还是比较惬意。
丁石荪冲着大喇叭向学生进行着激昂的演讲,三句话离不开一个“谢谢”,陈立人的腰杆随着丁石荪的讲话越来越直,恨不得当场再拿出来五十万美元。
在热烈地掌声中,丁石荪冲着陈立人鼓掌说道:“有请陈嘉庚先生长孙,陈立人先生做捐赠演讲!”
刘一民低声冲着旁边的严家炎说道:“丁校长不愧是在美国待过一段时间,捐赠演讲真是一个字——绝。”
“丁校这马屁拍的,炉火纯青。”严家炎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陈立人站在台上,看着下面的数千名燕大师生,激动地说道:“燕大的教授、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对我陈立人的欢迎。刚才丁校长讲话多有溢美之词,我实在惭愧。
我捐钱的初衷很简单,希望大家多多向‘刘一民’教授学习,成为华人世界的国之栋梁。刘教授在《青年夜话》上有一句话,我十分认同。
刘教授讲,全世界的华人,爱自己民族、爱自己国家的华人都在看着大陆。我们迫切地希望大陆强大起来,成为全世界华人的定海神针。我们希望,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向东方而望,都能看到一个强大的母国。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