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是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泰国的、东南亚华侨华商联合会、还有一份,这是大陆的。”
姚雪垠也不顾林彬念的起劲,快速从他手中拿过电文向大家念了起来。
念完后,姚雪垠忍不住说道:“同志们,这是海内外华人的心声啊!”
“刘教授这篇文章厥功至伟,看者落泪,闻者伤心。尤其是分土而食的环节实在是感人,土就是家啊,我们是华人,华人知道故乡土的含义。我父亲越洋跨海,家里还有一碗家乡土。”林彬讲起了他们家的故事——两代华人的拼搏历程。
一份份雪花似的电报握在刘一民的手里,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老兵能早返乡一天,就能多一名老兵见到亲人。多少人躺在床上,苦苦盼望。就算是自己回不去了,也能释然离世。
回到酒店,林日华再次找到了刘一民,他们福清会馆晚上准备再次宴请他们,欢送他们离开新加坡。
“刘教授,人家都说文人的笔比得上机关枪大炮,我现在信了。”林日华他们福清会馆和融侨基金会顺势发声,号召华侨回乡投资建厂。
“好,恭敬不如从命,感谢华侨的热情招待。”刘一民笑着说道。
“走吧,咱们先去我家玩会儿,傍晚他们才到。”林日华说道。
他们从早上开始就在参加活动,每个人都很累,但是对于华侨的招待,也不能推辞。
刘一民大手一挥,一行人跟在林日华的身后上了车。林日华向刘一民讲述看到文章内容时的震撼:“分土泡水饮用,其他民族的人看到这肯定是不能理解,但华人太能理解了。
我的父亲看完之后,泪流不止。我父亲身体不好,他现在最想的就是有一天能够葬在福清。”
他们再来到林家的时候,林日顺正坐在院子里,手里拿着一把粮食喂鸟。
林日顺将最后一把粮食洒在庭院中:“一民,姚先生、秦先生、子龙、安忆,咱们又见面了。”
“林老先生,身体可还好?”姚雪垠笑着问道。
“托你们的福,看到你们我就高兴。”
林日顺拉着他们坐在房檐下面,跟他们聊起了联合署名的文章。
“福清会馆的朋友看到后都心生悲怯,他们请我邀请你们再吃顿饭,林绍良那个老家伙也来凑热闹。他都飞回马来了,一会儿就坐着飞机落地新加坡。”
林日顺说完看向刘一民:“刘教授,听说国大授予你荣誉博士学位了?”
“哈哈哈,也是临时通知的。”
“了不起,国大的荣誉博士还是很难的。”林日顺说道。
刘一民知道林日顺是客气,毕竟荣誉博士这玩意儿说有含金量也有,但对于林日顺他们想要获得还是很简单的。
再者说了,真要太难,咱们胡大博士也不至于能够拿到三十六个荣誉博士学位了。
更多的时候是,双方都想通过荣誉博士学位颁发博个名气。
晚上八点半,福清会馆的会员陆陆续续来到,能来的基本上都是商人,而且身家颇丰。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非福清商人,听说福清会馆邀请刘一民,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